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4 | 下载36

目的 比较缺氧模型及多因素模型两种结核休眠菌建模方法的优劣.方法 利用缺氧因素构建缺氧模型;利用低氧(5%O2)、高CO2(10%CO2)、弱酸(pH 5.0)及营养缺乏(10% 7H9液体培养基)多种因素构建多因素模型.分别在第20 d、30 d时取样,用金胺O-尼罗红染色法染色,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核菌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的情况;用电镜观察结核菌细胞壁增厚情况;并检测其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在建模30 d时,将等量的两种模型分别转入新鲜7H9液体培养基中,观察并比较其复苏情况.结果建模20 d时,两模型组细菌均出现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无明显差异.两模型组细菌均未出现明显细胞壁增厚.建模30 d时,多因素模型组细菌几乎都表现出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而缺氧模型组仍有部分细菌未表现出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同时,多因素模型组在建模30 d还出现了细胞壁增厚的细菌,缺氧模型组则无明显改变.多因素模型组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缺氧模型组,且多因素模型组细菌复苏的菌量远小于缺氧模型组.结论 多因素模型较缺氧模型能更快诱导结核菌进入休眠状态,且诱导出的结核休眠菌状态更稳定.

作者:江莉莎;姚义勇;张莉;柳岩;郭述良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 年 32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4 | 下载:36
作者:
江莉莎;姚义勇;张莉;柳岩;郭述良
来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 年 32卷 4期
标签:
结核休眠菌 缺氧模型 多因素模型 比较 dorm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oxygen-deficit model multiple-stress model comparison
目的 比较缺氧模型及多因素模型两种结核休眠菌建模方法的优劣.方法 利用缺氧因素构建缺氧模型;利用低氧(5%O2)、高CO2(10%CO2)、弱酸(pH 5.0)及营养缺乏(10% 7H9液体培养基)多种因素构建多因素模型.分别在第20 d、30 d时取样,用金胺O-尼罗红染色法染色,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核菌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的情况;用电镜观察结核菌细胞壁增厚情况;并检测其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在建模30 d时,将等量的两种模型分别转入新鲜7H9液体培养基中,观察并比较其复苏情况.结果建模20 d时,两模型组细菌均出现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无明显差异.两模型组细菌均未出现明显细胞壁增厚.建模30 d时,多因素模型组细菌几乎都表现出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而缺氧模型组仍有部分细菌未表现出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同时,多因素模型组在建模30 d还出现了细胞壁增厚的细菌,缺氧模型组则无明显改变.多因素模型组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缺氧模型组,且多因素模型组细菌复苏的菌量远小于缺氧模型组.结论 多因素模型较缺氧模型能更快诱导结核菌进入休眠状态,且诱导出的结核休眠菌状态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