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3 | 下载0

目的 分析2004-2014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提出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4年的食物中毒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68起,报告发病总人数为7 199人,死亡1人.食物中毒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趋于平稳,高峰主要集中在8、9月份.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责任单位主要是餐饮单位(143起,1 739人)和企事业单位食堂(118起,2 145人),事件数和发病人数均排在前两位.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有毒植物和化学物.细菌性因素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18.36%,38/207)、金黄色葡萄球菌(13.53%,28/207)、变形杆菌(12.56%,26/207)等为主,有毒植物因素主要是菜豆(89.14%,156/175),化学性因素主要以亚硝酸盐(76.09%,35/46)为主.结论 应开展预防有毒植物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加大对餐饮单位和集体单位食堂的监管.

作者:曾彪;殷全喜;马蕊;王超;薛一凡;吴阳博;马晓晨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 年 28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3 | 下载:0
作者:
曾彪;殷全喜;马蕊;王超;薛一凡;吴阳博;马晓晨
来源: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 年 28卷 5期
标签: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分析 食品安全 北京 Food poisoning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food safety Beijing
目的 分析2004-2014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提出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4年的食物中毒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68起,报告发病总人数为7 199人,死亡1人.食物中毒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趋于平稳,高峰主要集中在8、9月份.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责任单位主要是餐饮单位(143起,1 739人)和企事业单位食堂(118起,2 145人),事件数和发病人数均排在前两位.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有毒植物和化学物.细菌性因素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18.36%,38/207)、金黄色葡萄球菌(13.53%,28/207)、变形杆菌(12.56%,26/207)等为主,有毒植物因素主要是菜豆(89.14%,156/175),化学性因素主要以亚硝酸盐(76.09%,35/46)为主.结论 应开展预防有毒植物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加大对餐饮单位和集体单位食堂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