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200

目的 观察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在儿童青少年TI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儿童青少年TIDM患者28例,进行八段血糖检测,记录同一时刻的传感器血糖值(SG)与末梢血糖值(BG),试验结束后立即统计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佩戴不良事件结果.Matlab 2015a制作Parkes误差网格;Excel 2003计算全血糖范围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RD)和平均绝对值(MAD).结果 最终有27例患者提供1077对(非餐后773对、餐后304对)有效SG与BG匹配值,其中99.07%落入共识误差网格的A+B区,81.24%落入A区.非餐后血糖匹配值的A+B区与A区分别为99.09%、84.35%,餐后血糖匹配值为98.35%、76.55%.总体MARD为14.8%,血糖≤3.9 mmol/L时MAD为0.65 mmol/L,血糖4~10 mmol/L及>10 mmol/L时MARD分别为14.3%、10.8%.SG与BG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1,呈高度正相关.根据BG值,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为0.56%,74.74%为血糖正常.结论 本观察验证了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在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中应用的准确性、易用性与安全性,尤其对无症状低血糖水平的敏感性.

作者:汤一帆;朱敏;言丹;王洪;施云;袁翠萍;何畏;顾则娟;杨涛;徐晶晶

来源: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9 年 27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200
作者:
汤一帆;朱敏;言丹;王洪;施云;袁翠萍;何畏;顾则娟;杨涛;徐晶晶
来源: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9 年 27卷 11期
标签:
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 准确度 性能 糖尿病,1型
目的 观察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在儿童青少年TI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儿童青少年TIDM患者28例,进行八段血糖检测,记录同一时刻的传感器血糖值(SG)与末梢血糖值(BG),试验结束后立即统计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佩戴不良事件结果.Matlab 2015a制作Parkes误差网格;Excel 2003计算全血糖范围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RD)和平均绝对值(MAD).结果 最终有27例患者提供1077对(非餐后773对、餐后304对)有效SG与BG匹配值,其中99.07%落入共识误差网格的A+B区,81.24%落入A区.非餐后血糖匹配值的A+B区与A区分别为99.09%、84.35%,餐后血糖匹配值为98.35%、76.55%.总体MARD为14.8%,血糖≤3.9 mmol/L时MAD为0.65 mmol/L,血糖4~10 mmol/L及>10 mmol/L时MARD分别为14.3%、10.8%.SG与BG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1,呈高度正相关.根据BG值,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为0.56%,74.74%为血糖正常.结论 本观察验证了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在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中应用的准确性、易用性与安全性,尤其对无症状低血糖水平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