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5 | 下载725

胃肠间质瘤(GIST)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超声、CT、磁共振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这些检查手段可辅助临床进行病变的检出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评估及危险度评价、手术方案制定、靶向药物疗效预测及随访监测等,在GIST个体化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化前处置、多平面重组及多期增强等技术对GIST小病灶的检出意义较大.肿瘤引流血管及强化特征的差异有助于区分小肠GIST与胰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其他腹腔非GIST肿块.影像学可提供多种反映GIST危险度的定性定量指标,近期有研究发现,GIST危险度分级与坏死有关,而与囊变无关.双能CT对胃肠道GIST进行危险度分层研究显示,高危险度肿瘤的动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及标准化碘浓度值均显著高于非高危险度肿瘤.关于肿瘤强化模式与危险度的关系目前还存在争议.近期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为GIST危险度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向,多项研究利用各种模型及参数,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AUC值达到0.85以上,预测外显子11突变、核分裂像及生存方面也优于传统指标和医生的主观判断.近期PET及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发展,为GIST靶向治疗疗效的预测和早期评价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功能定量指标.这些研究都在不断拓宽着临床的探索领域,推动我们向GIST个体化治疗的目标不断迈进.

作者:李佳铮;唐磊

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9 年 22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5 | 下载:725
作者:
李佳铮;唐磊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9 年 22卷 9期
标签:
胃肠间质瘤 危险度分级 影像学 影像组学 磁共振扩散成像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Risk classification Radiology Radiomics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胃肠间质瘤(GIST)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超声、CT、磁共振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这些检查手段可辅助临床进行病变的检出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评估及危险度评价、手术方案制定、靶向药物疗效预测及随访监测等,在GIST个体化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化前处置、多平面重组及多期增强等技术对GIST小病灶的检出意义较大.肿瘤引流血管及强化特征的差异有助于区分小肠GIST与胰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其他腹腔非GIST肿块.影像学可提供多种反映GIST危险度的定性定量指标,近期有研究发现,GIST危险度分级与坏死有关,而与囊变无关.双能CT对胃肠道GIST进行危险度分层研究显示,高危险度肿瘤的动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及标准化碘浓度值均显著高于非高危险度肿瘤.关于肿瘤强化模式与危险度的关系目前还存在争议.近期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为GIST危险度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向,多项研究利用各种模型及参数,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AUC值达到0.85以上,预测外显子11突变、核分裂像及生存方面也优于传统指标和医生的主观判断.近期PET及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发展,为GIST靶向治疗疗效的预测和早期评价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功能定量指标.这些研究都在不断拓宽着临床的探索领域,推动我们向GIST个体化治疗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