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0 | 下载186

目的:分析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新检出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03至2017-10期间于我科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和(或)高度房室阻滞首次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无房颤病史患者85例,其中病窦患者36例,高度房室阻滞患者41例,病窦合并高度房室阻滞患者8例.术后平均随访(386.73±285.73)d,观察患者房颤的发生情况,分别比较起搏器基本工作模式[包括心房感知-心室感知(AS-VS)模式、心房感知-心室起搏(AS-VP)模式、心房起搏-心室感知(AP-VS)模式、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P-VP)模式]、心房起搏比例(AP%)、心室起搏比例(VP%)、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患者基本情况对房颤发生的影响.结果: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发生率为22.35%.房颤与性别、AP-VP模式、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有关(P均<0.05),与年龄、基础疾病、起搏器植入指征、肝肾功能损伤、AS-VS模式、AS-VP模式、AP-VS模式、AP%、VP%、左心室射血分数无关(P均>0.05).房颤与左心房内径呈线性相关,左心房内径每增加1 mm,房颤发生的风险增加1.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VP模式(OR=1.042,95%CI:1.006~1.078,P=0.021)、左心房内径(OR=1.359,95%CI:1.124~1.644,P=0.002)以及服用钙拮抗剂(OR=0.073,95%CI:0.012~0.458,P=

作者:刘倩;刘亚宁;赵彦蕾;谢瑞芹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18 年 33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0 | 下载:186
作者:
刘倩;刘亚宁;赵彦蕾;谢瑞芹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年 33卷 12期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心房颤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阻滞
目的:分析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新检出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03至2017-10期间于我科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和(或)高度房室阻滞首次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无房颤病史患者85例,其中病窦患者36例,高度房室阻滞患者41例,病窦合并高度房室阻滞患者8例.术后平均随访(386.73±285.73)d,观察患者房颤的发生情况,分别比较起搏器基本工作模式[包括心房感知-心室感知(AS-VS)模式、心房感知-心室起搏(AS-VP)模式、心房起搏-心室感知(AP-VS)模式、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P-VP)模式]、心房起搏比例(AP%)、心室起搏比例(VP%)、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患者基本情况对房颤发生的影响.结果: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发生率为22.35%.房颤与性别、AP-VP模式、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有关(P均<0.05),与年龄、基础疾病、起搏器植入指征、肝肾功能损伤、AS-VS模式、AS-VP模式、AP-VS模式、AP%、VP%、左心室射血分数无关(P均>0.05).房颤与左心房内径呈线性相关,左心房内径每增加1 mm,房颤发生的风险增加1.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VP模式(OR=1.042,95%CI:1.006~1.078,P=0.021)、左心房内径(OR=1.359,95%CI:1.124~1.644,P=0.002)以及服用钙拮抗剂(OR=0.073,95%CI:0.012~0.4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