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0 | 下载0

目的:评价健康中国人单次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后的药动学特征.方法:4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6组,分别静脉注射伊布利特0.005 mg·kg-1(n=4),0.01 mg·kg-1(n=10),0.02 mg·kg-1(n=6),0.5 mg(n=6),0.75 mg(n=6)和1.0 mg(n=8).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伊布利特浓度.结果:给药后各剂量组的cmax和A UC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cmax为(1.9±s 0.6)~(7.2±1.9)μg·L-1,AUC~24为(69±21)~(236±63)μg·min·L-1,线性相关显著(P<0.01).伊布利特的t1/2为8 h左右(4~11 h),Vd为(47±12)~(63±18)L·kg-1,Cl为(68±20)~(85±26)mL·min-1·kg-1,在各剂量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耐受性良好,其体内处置过程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

作者:田蕾;蒋娟娟;黄一玲;华潞;况扶华;李一石

来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6 年 25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0 | 下载:0
作者:
田蕾;蒋娟娟;黄一玲;华潞;况扶华;李一石
来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6 年 25卷 7期
标签:
伊布利特 药动学 色谱法,高压液相 光谱法,质量,电喷雾电离
目的:评价健康中国人单次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后的药动学特征.方法:4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6组,分别静脉注射伊布利特0.005 mg·kg-1(n=4),0.01 mg·kg-1(n=10),0.02 mg·kg-1(n=6),0.5 mg(n=6),0.75 mg(n=6)和1.0 mg(n=8).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伊布利特浓度.结果:给药后各剂量组的cmax和A UC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cmax为(1.9±s 0.6)~(7.2±1.9)μg·L-1,AUC~24为(69±21)~(236±63)μg·min·L-1,线性相关显著(P<0.01).伊布利特的t1/2为8 h左右(4~11 h),Vd为(47±12)~(63±18)L·kg-1,Cl为(68±20)~(85±26)mL·min-1·kg-1,在各剂量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耐受性良好,其体内处置过程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