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0 | 下载429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发病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F Ⅶ D)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的2例新生儿F Ⅶ D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基因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有关国内外新生儿F Ⅶ D的文献报道.结果 2例F Ⅶ D患儿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严重消化道和颅内出血,实验室特点为反复、非VitK1依赖的凝血酶原时间(PT)持续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正常,凝血因子Ⅶ活性分别为1.5%和3%,分别于31 d和6个月再次发生大面积颅内出血而死亡,基因检测证实均为F Ⅶ基因IVS7+ 1G>T剪切位点纯合突变.文献复习共检索到22例新生儿期FⅦD,合并本文2例后共24例.24例均为足月,男女均可发病,多为生后7d内发病(17/24,70.8%);首发症状依次为消化道出血9例、神经系统症状(嗜睡、抽搐和反应差等)8例、皮肤苍白7例.颅内出血比例高(23/24);PT显著延长,Ⅶ因子活性明显下降(≤5%占83.3%);病死率及致残率高(70.8%);14例经基因检测确诊.结论 FⅦD在新生儿期发病罕见,一旦发病,易发生致命性出血,预后不良.PT延长且不易纠正,Ⅶ因子活性显著下降即可临床诊断,F Ⅶ基因某些位点突变可导致严重出血,基因诊断有助于产前诊断.

作者:陶莉;贺娟;陈艳艳;石卉;周伟

来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9 年 14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0 | 下载:429
作者:
陶莉;贺娟;陈艳艳;石卉;周伟
来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9 年 14卷 1期
标签: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 基因诊断 新生儿 颅内出血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发病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F Ⅶ D)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的2例新生儿F Ⅶ D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基因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有关国内外新生儿F Ⅶ D的文献报道.结果 2例F Ⅶ D患儿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严重消化道和颅内出血,实验室特点为反复、非VitK1依赖的凝血酶原时间(PT)持续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正常,凝血因子Ⅶ活性分别为1.5%和3%,分别于31 d和6个月再次发生大面积颅内出血而死亡,基因检测证实均为F Ⅶ基因IVS7+ 1G>T剪切位点纯合突变.文献复习共检索到22例新生儿期FⅦD,合并本文2例后共24例.24例均为足月,男女均可发病,多为生后7d内发病(17/24,70.8%);首发症状依次为消化道出血9例、神经系统症状(嗜睡、抽搐和反应差等)8例、皮肤苍白7例.颅内出血比例高(23/24);PT显著延长,Ⅶ因子活性明显下降(≤5%占83.3%);病死率及致残率高(70.8%);14例经基因检测确诊.结论 FⅦD在新生儿期发病罕见,一旦发病,易发生致命性出血,预后不良.PT延长且不易纠正,Ⅶ因子活性显著下降即可临床诊断,F Ⅶ基因某些位点突变可导致严重出血,基因诊断有助于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