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4 | 下载131

目的 探讨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史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新发房颤的特点及临床预后.方法入选2013年6月到2015年2月在上海中山医院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术前无房颤病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将起搏器记录到的持续5 min以上且心房率 ≥180次/分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事件定义为房颤.结果219例患者(88例窦房结功能障碍,131例为房室传导阻滞)纳入研究,平均随访(884±180)天,共有56例(26%)发生房颤,其中31例(55%)无任何症状.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合并房颤更容易出现症状(OR 8.168;CI 1.155~15.928;P=0.038).研究发现房颤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年龄<65岁,65岁 ≤ 年龄 ≤75岁,年龄 ≥75岁)无明显差异.56例新发房颤患者仅3例接受抗凝治疗.新发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未发生房颤患者[16%(9/56)vs 1%(2/163),P<0.05].结论起搏器术后房颤发生率高,且多无症状,应加强对起搏器发现的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以降低其并发症.

作者:吴召娣;陈学颖;宿燕岗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 年 33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4 | 下载:131
作者:
吴召娣;陈学颖;宿燕岗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 年 33卷 6期
标签: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双腔起搏器 抗凝 并发症
目的 探讨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史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新发房颤的特点及临床预后.方法入选2013年6月到2015年2月在上海中山医院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术前无房颤病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将起搏器记录到的持续5 min以上且心房率 ≥180次/分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事件定义为房颤.结果219例患者(88例窦房结功能障碍,131例为房室传导阻滞)纳入研究,平均随访(884±180)天,共有56例(26%)发生房颤,其中31例(55%)无任何症状.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合并房颤更容易出现症状(OR 8.168;CI 1.155~15.928;P=0.038).研究发现房颤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年龄<65岁,65岁 ≤ 年龄 ≤75岁,年龄 ≥75岁)无明显差异.56例新发房颤患者仅3例接受抗凝治疗.新发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未发生房颤患者[16%(9/56)vs 1%(2/163),P<0.05].结论起搏器术后房颤发生率高,且多无症状,应加强对起搏器发现的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以降低其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