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23 | 下载492

目的 调查1990年至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的早产率、早产孕周分布及病因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单胎和双胎孕妇,统计其中的早产胎儿数,对不同孕周早产(极早早产、早期早产、轻型早产)和不同病因早产(自发性早产、治疗性早产)的比例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年间北京协和医院总体早产率为7.8%,呈升高趋势,单胎和双胎的早产率趋势相同.双胎早产儿占早产儿的23.8%,该比例从早期的15.1%增加至目前的28.5%.早产的孕周分布情况是:<28周的极早早产26例(0.7%),28 ~33+6周的早期早产1199例(33.9%),34 ~ 36+6周的轻型早产2310例(65.3%).单胎和双胎早产孕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4,P=0.398).以5年为时间跨度统计早产孕周的变迁,28周前早产的比例变化不大;28~33+6周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从23.8%到36.1%);34~36+6周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从75.5%到63.3%).单胎和双胎早产儿的孕周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总体变化趋势相似.早产临产、早产胎膜早破和治疗性早产分别占早产的20.2%、38.9%和40.9%.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的比例在双胎或单胎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1,P=0.301).治疗性早产的比例有所增加,常见原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蒋芳;高劲松;钟逸锋;胡静;杨剑秋;马良坤;刘俊涛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 年 38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23 | 下载:492
作者:
蒋芳;高劲松;钟逸锋;胡静;杨剑秋;马良坤;刘俊涛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 年 38卷 5期
标签:
早产 治疗性早产 早产率 premature labor iatrogenic preterm birth preterm birth rate
目的 调查1990年至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的早产率、早产孕周分布及病因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单胎和双胎孕妇,统计其中的早产胎儿数,对不同孕周早产(极早早产、早期早产、轻型早产)和不同病因早产(自发性早产、治疗性早产)的比例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年间北京协和医院总体早产率为7.8%,呈升高趋势,单胎和双胎的早产率趋势相同.双胎早产儿占早产儿的23.8%,该比例从早期的15.1%增加至目前的28.5%.早产的孕周分布情况是:<28周的极早早产26例(0.7%),28 ~33+6周的早期早产1199例(33.9%),34 ~ 36+6周的轻型早产2310例(65.3%).单胎和双胎早产孕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4,P=0.398).以5年为时间跨度统计早产孕周的变迁,28周前早产的比例变化不大;28~33+6周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从23.8%到36.1%);34~36+6周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从75.5%到63.3%).单胎和双胎早产儿的孕周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总体变化趋势相似.早产临产、早产胎膜早破和治疗性早产分别占早产的20.2%、38.9%和40.9%.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的比例在双胎或单胎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1,P=0.301).治疗性早产的比例有所增加,常见原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