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6 | 下载14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弥散各向异性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次发病24 h内脑梗死病灶的弥散张量成像(DTI)资料,计算病灶和对侧相应部位的平均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弥散系数(ADC).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 分别比较不同发病时间段的梗死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的FA和ADC值.结果 发病24 h内梗死病灶的ADC值显著低于对侧(P<0.01);而病灶平均FA值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6 h内、6~12 h以及12~24 h内病灶与对侧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内病灶FA值变化存在显著个体差异,FA升高和保持不变者在三个时间组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结论 发病24 h内脑梗死病灶弥散各向异性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个体差异有望为脑卒中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倪建明;黄钢;沈天真;陈星荣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年 25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6 | 下载:141
作者:
倪建明;黄钢;沈天真;陈星荣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年 25卷 6期
标签: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弥散各向异性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次发病24 h内脑梗死病灶的弥散张量成像(DTI)资料,计算病灶和对侧相应部位的平均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弥散系数(ADC).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 分别比较不同发病时间段的梗死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的FA和ADC值.结果 发病24 h内梗死病灶的ADC值显著低于对侧(P<0.01);而病灶平均FA值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6 h内、6~12 h以及12~24 h内病灶与对侧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内病灶FA值变化存在显著个体差异,FA升高和保持不变者在三个时间组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结论 发病24 h内脑梗死病灶弥散各向异性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个体差异有望为脑卒中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