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9 | 下载18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c,DCI)及30?d死亡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收集患者14?d空腹血糖水平并按其特征分为4组:稳定组(第1天<7?mmol/L,2~14?d均<10mmol/L)、不稳定组(第1天<7?mmol/L,2~14?d至少1次≥10?mmol/L)、控制良好组(第1天≥7?mmol/L,2~14?d均<10?mmol/L)和控制不良组(第1天≥7 mmol/L,2~14?d至少1次≥10?mmol/L),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血糖波动对患者发生DCI和30?d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 研究共纳入341例患者,其中血糖稳定组212例,不稳定组23例,控制良好组62例,控制不良组4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4组的DC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其中不稳定组DCI发生率最高(39.13%),其次是控制不良组(29.55%)、稳定组(17.92%)和控制良好组(17.74%);30?d全因死亡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控制不良组死亡率最高(15.91%),其次是不稳定组(13.04%)、控制良好组(6.45%)和稳定组(1.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控制不稳定(OR?6.032,95%CI?1.941~18.747,P=0.002)和控制不良(OR?2.889,95%CI?1.247~6.691,P=0.013)是aSAH患者发生DC

作者:吴倩;陶立元;陈思琪;钟莲梅;刘丽萍;米东华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2022 年 17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9 | 下载:18
作者:
吴倩;陶立元;陈思琪;钟莲梅;刘丽萍;米东华
来源: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年 17卷 8期
标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糖波动 迟发性脑缺血 死亡 预后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c,DCI)及30?d死亡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收集患者14?d空腹血糖水平并按其特征分为4组:稳定组(第1天<7?mmol/L,2~14?d均<10mmol/L)、不稳定组(第1天<7?mmol/L,2~14?d至少1次≥10?mmol/L)、控制良好组(第1天≥7?mmol/L,2~14?d均<10?mmol/L)和控制不良组(第1天≥7 mmol/L,2~14?d至少1次≥10?mmol/L),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血糖波动对患者发生DCI和30?d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 研究共纳入341例患者,其中血糖稳定组212例,不稳定组23例,控制良好组62例,控制不良组4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4组的DC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其中不稳定组DCI发生率最高(39.13%),其次是控制不良组(29.55%)、稳定组(17.92%)和控制良好组(17.74%);30?d全因死亡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控制不良组死亡率最高(15.91%),其次是不稳定组(13.04%)、控制良好组(6.45%)和稳定组(1.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控制不稳定(OR?6.032,95%CI?1.941~18.747,P=0.002)和控制不良(OR?2.889,95%CI?1.247~6.691,P=0.013)是aSAH患者发生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