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0 | 下载386

目的 探讨胃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胃肠道IMT病例7例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运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检测IMT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易位情况.结果 7例IMT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3例;年龄1~72岁,中位年龄53岁,平均年龄40岁. 4例发生在胃,1例在左半结肠,1例在右半结肠,1例在直肠.组织学显示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束状混杂排列伴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梭形细胞波形蛋白(7/7)、平滑肌肌动蛋白(7/7)阳性,CD34、广谱细胞角蛋白、CD117、DOG1、S-100蛋白、结蛋白均阴性;其中2例免疫组织化学ALK阳性,FISH检测证实此2例肿瘤中存在ALK分离信号,为阳性病例. 7例均完整切除肿瘤,随访6~135个月,术后均无瘤生存.结论 胃肠道IMT少见,临床及组织学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手术切除是治疗IMT的可靠方式.ALK可能是IMT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

作者:王秋鹏;甘梅富;张建伟;翁寿向;张玲娜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8 年 47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0 | 下载:386
作者:
王秋鹏;甘梅富;张建伟;翁寿向;张玲娜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8 年 47卷 10期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肿瘤,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荧光 Gastrointestinal neoplasms Neoplasms,muscle tissue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situ hybridization,fluorescence
目的 探讨胃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胃肠道IMT病例7例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运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检测IMT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易位情况.结果 7例IMT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3例;年龄1~72岁,中位年龄53岁,平均年龄40岁. 4例发生在胃,1例在左半结肠,1例在右半结肠,1例在直肠.组织学显示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束状混杂排列伴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梭形细胞波形蛋白(7/7)、平滑肌肌动蛋白(7/7)阳性,CD34、广谱细胞角蛋白、CD117、DOG1、S-100蛋白、结蛋白均阴性;其中2例免疫组织化学ALK阳性,FISH检测证实此2例肿瘤中存在ALK分离信号,为阳性病例. 7例均完整切除肿瘤,随访6~135个月,术后均无瘤生存.结论 胃肠道IMT少见,临床及组织学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手术切除是治疗IMT的可靠方式.ALK可能是IMT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