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12

目的 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探讨颅脑爆震伤后不同时间段脑局部代谢变化.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和创伤组(35只),采用600 mgTNT当量纸雷管在创伤组兔脑上方约6.5 cm垂直距离爆炸,于伤后1,6,12,24 h、3,7,14 d用磁共振波谱技术观测动物存活情况,并检测脑损伤区病理及磁共振波谱表现,观察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Cr在爆震伤后随时间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 创伤组兔存活时间在7 d以上,病理及常规MRI示脑挫伤病灶;NAA/Cr均值在损伤后1 h明显下降,持续至伤后24 h,24 h后义上升,7 d后再次下降.Cho/Cr均值在损伤1 h后即明显升高,12 h后下降,3 d后义逐渐升高.结论 磁共振波谱技术可反映兔颅脑爆炸伤不同时间段局部组织的代谢变化,为了解爆雀伤后局部组织变化情况及判断组织损伤类型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艳艳;刘家传;张永明;孙文江;汤宏;黄振山;李兵仓;张良潮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2011 年 2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12
作者:
杨艳艳;刘家传;张永明;孙文江;汤宏;黄振山;李兵仓;张良潮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2011 年 27卷 4期
标签:
脑损伤 爆震伤 波谱分析 Brain injuries Blast injuries Spectroscopy
目的 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探讨颅脑爆震伤后不同时间段脑局部代谢变化.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和创伤组(35只),采用600 mgTNT当量纸雷管在创伤组兔脑上方约6.5 cm垂直距离爆炸,于伤后1,6,12,24 h、3,7,14 d用磁共振波谱技术观测动物存活情况,并检测脑损伤区病理及磁共振波谱表现,观察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Cr在爆震伤后随时间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 创伤组兔存活时间在7 d以上,病理及常规MRI示脑挫伤病灶;NAA/Cr均值在损伤后1 h明显下降,持续至伤后24 h,24 h后义上升,7 d后再次下降.Cho/Cr均值在损伤1 h后即明显升高,12 h后下降,3 d后义逐渐升高.结论 磁共振波谱技术可反映兔颅脑爆炸伤不同时间段局部组织的代谢变化,为了解爆雀伤后局部组织变化情况及判断组织损伤类型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