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658

目的回顾性总结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与手术中所见比较,探讨其CT影像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参考作用.方法收集21例确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男17例,女4例;年龄15岁~50岁.鼻窦CT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术前行鼻内镜检查、皮肤点刺变态反应皮试、总IgE及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涂片检查.手术中记录鼻窦和鼻腔病变且与CT影像对照.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涂片+培养.结果鼻内镜检查见所有病例鼻腔单发或多发半透明粉白色息肉,周围稀薄黄色或黏白色分泌物.9例11侧鼻腔可见果酱样黄褐色黏着分泌物.鼻窦CT扫描提示单侧鼻窦发病10例(10侧),双侧病变为11例(22侧);单侧或双侧病变全组鼻窦均受累;鼻窦腔散在均匀高密度影,呈毛玻璃样特征,周边为软组织影,3例4侧颅底骨质吸收,1例颅内侵犯.20例行鼻内镜手术,1例行双冠经路+鼻内镜手术.术中见17例窦腔有果酱样黄褐色黏着分泌物(黏蛋白),4例窦腔为褐绿色泥样分泌物.随访6个月至7年,治愈14例,好转7例,其中3例术后2年再手术.结论鼻窦CT扫描显示鼻窦腔内片状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可伴骨质吸收或侵袭性生长,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检查特征.

作者:周兵;刘铭;韩德民;王振常;张罗;鲜军舫;刘华超;黄谦;张永杰

来源: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 年 41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658
作者:
周兵;刘铭;韩德民;王振常;张罗;鲜军舫;刘华超;黄谦;张永杰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 年 41卷 7期
标签:
超敏反应 真菌 鼻窦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目的回顾性总结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与手术中所见比较,探讨其CT影像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参考作用.方法收集21例确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男17例,女4例;年龄15岁~50岁.鼻窦CT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术前行鼻内镜检查、皮肤点刺变态反应皮试、总IgE及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涂片检查.手术中记录鼻窦和鼻腔病变且与CT影像对照.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涂片+培养.结果鼻内镜检查见所有病例鼻腔单发或多发半透明粉白色息肉,周围稀薄黄色或黏白色分泌物.9例11侧鼻腔可见果酱样黄褐色黏着分泌物.鼻窦CT扫描提示单侧鼻窦发病10例(10侧),双侧病变为11例(22侧);单侧或双侧病变全组鼻窦均受累;鼻窦腔散在均匀高密度影,呈毛玻璃样特征,周边为软组织影,3例4侧颅底骨质吸收,1例颅内侵犯.20例行鼻内镜手术,1例行双冠经路+鼻内镜手术.术中见17例窦腔有果酱样黄褐色黏着分泌物(黏蛋白),4例窦腔为褐绿色泥样分泌物.随访6个月至7年,治愈14例,好转7例,其中3例术后2年再手术.结论鼻窦CT扫描显示鼻窦腔内片状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可伴骨质吸收或侵袭性生长,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检查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