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5 | 下载618

目的探讨儿童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远期预后.方法对39例发作性睡病患儿进行睡眠脑电图监测,结合临床特点进行诊断,采用哌醋甲酯治疗,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39例患儿均有过度或发作性的白天睡眠,35例有夜间睡眠紊乱,36例伴猝倒,9例伴睡眠瘫痪,19例出现睡眠幻觉,6例伴有自动症样行为.睡眠脑电图监测显示38例平均睡眠潜伏期<5 min,有2次或2次以上直接进入快速眼动相睡眠;1例睡眠周期正常.随访23例,随访1年以上者17例,其中10例采用哌醋甲酯治疗,7例白天的过度睡眠得到改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大多数患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和学习问题.结论发作性睡病是一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伴随终生,应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睡眠脑电监测结果作出早期诊断,对患儿应予长期的治疗,并加强对患儿的管理和教育,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荣;秦炯;刘晓燕;冯保蓉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03 年 4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5 | 下载:618
作者:
王荣;秦炯;刘晓燕;冯保蓉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03 年 41卷 1期
标签:
发作性睡病 脑电描记术 诊断 多道睡眠描记术
目的探讨儿童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远期预后.方法对39例发作性睡病患儿进行睡眠脑电图监测,结合临床特点进行诊断,采用哌醋甲酯治疗,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39例患儿均有过度或发作性的白天睡眠,35例有夜间睡眠紊乱,36例伴猝倒,9例伴睡眠瘫痪,19例出现睡眠幻觉,6例伴有自动症样行为.睡眠脑电图监测显示38例平均睡眠潜伏期<5 min,有2次或2次以上直接进入快速眼动相睡眠;1例睡眠周期正常.随访23例,随访1年以上者17例,其中10例采用哌醋甲酯治疗,7例白天的过度睡眠得到改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大多数患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和学习问题.结论发作性睡病是一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伴随终生,应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睡眠脑电监测结果作出早期诊断,对患儿应予长期的治疗,并加强对患儿的管理和教育,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