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1 | 下载236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临床特点及维甲酸及蒽环类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37例APL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结果 APL低危患者占30%( 11/37),中危患者占43% (16/37),高危患者占27% (10/37).60% (22/37)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根据危险度不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P =0.029),分别是低危组27%( 3/11),中危组69% (11/16),高危组80% (8/10).3例患者死亡(8%).2例患者发生维甲酸综合征(6%).完全缓解率为83.7%,各危险组缓解时间无差异(P=0.612).使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两组的缓解时间无差异(P =0.628).Kaplan-Meier曲线生存率分析表明,本组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81%,低、中、高危险度组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100%、81%、60%.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结合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完全缓解率高,生存率高,毒副作用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儿童APL诱导缓解治疗的主要合并症.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缓解率及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眉;吴敏媛;张永红;石慧文;谢静;周翾;马晓莉;吴润晖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2 年 50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1 | 下载:236
作者:
金眉;吴敏媛;张永红;石慧文;谢静;周翾;马晓莉;吴润晖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年 50卷 3期
标签: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 维甲酸 蒽环类 儿童 Leukemia,promyelocytic,acute Tretinoin Anthracyclines Child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临床特点及维甲酸及蒽环类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37例APL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结果 APL低危患者占30%( 11/37),中危患者占43% (16/37),高危患者占27% (10/37).60% (22/37)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根据危险度不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P =0.029),分别是低危组27%( 3/11),中危组69% (11/16),高危组80% (8/10).3例患者死亡(8%).2例患者发生维甲酸综合征(6%).完全缓解率为83.7%,各危险组缓解时间无差异(P=0.612).使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两组的缓解时间无差异(P =0.628).Kaplan-Meier曲线生存率分析表明,本组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81%,低、中、高危险度组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100%、81%、60%.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结合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完全缓解率高,生存率高,毒副作用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儿童APL诱导缓解治疗的主要合并症.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缓解率及生存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