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4 | 下载281

目的 总结合并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的PBC患者与无VBDS的PBC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异同.方法 总结105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PBC患者的资料,根据肝组织病理分为VBDS组(28例)和无VBDS组(77例),分析症状、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分期结果的特点.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BDS组Mayo评分为(8.2±1.3),略高于无VBDS组(8.1±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884,P=0.052);VBDS组TC(8±6)mmol/L高于无VBDS组(6±4)mmol/L,胆碱酯酶(5 226±2 054) U/L低于无VBDS组(5 861±2 759)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453,6.468,P均<0.05);VBDS组核孔蛋白复合体(gp210)阳性率(46%,6/13)高于无VBDS组(22%,12/54),特别是gp210强阳性率(39%,4/13)高于无VBDS组(20%,11/54);肝脏病理Ⅲ、Ⅳ期患者中胆管消失综合征的比例(61%,17/28)高于Ⅰ、Ⅱ期患者(39%,11/28).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出现gp210阳性,特别是强阳性,胆碱酯酶、ALP、TBA明显升高,胆碱酯酶降低等情况,应警惕胆管消失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韩莹;廖慧钰;刘燕敏;黄云丽;黄春洋;张小丹;赵鹏;陈哲

来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4 年 18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4 | 下载:281
作者:
韩莹;廖慧钰;刘燕敏;黄云丽;黄春洋;张小丹;赵鹏;陈哲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4 年 18卷 4期
标签:
肝硬化,胆汁性 病理学,临床 胆管消失综合征 Liver cirrhosis,biliary Pathology,clinical Vanishing bile duct syndrome
目的 总结合并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的PBC患者与无VBDS的PBC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异同.方法 总结105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PBC患者的资料,根据肝组织病理分为VBDS组(28例)和无VBDS组(77例),分析症状、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分期结果的特点.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BDS组Mayo评分为(8.2±1.3),略高于无VBDS组(8.1±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884,P=0.052);VBDS组TC(8±6)mmol/L高于无VBDS组(6±4)mmol/L,胆碱酯酶(5 226±2 054) U/L低于无VBDS组(5 861±2 759)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453,6.468,P均<0.05);VBDS组核孔蛋白复合体(gp210)阳性率(46%,6/13)高于无VBDS组(22%,12/54),特别是gp210强阳性率(39%,4/13)高于无VBDS组(20%,11/54);肝脏病理Ⅲ、Ⅳ期患者中胆管消失综合征的比例(61%,17/28)高于Ⅰ、Ⅱ期患者(39%,11/28).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出现gp210阳性,特别是强阳性,胆碱酯酶、ALP、TBA明显升高,胆碱酯酶降低等情况,应警惕胆管消失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