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4 | 下载149

目的 评价采用开放式低场MR导引,经小关节内缘入路椎间盘切割联合臭氧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经CT、MRI诊断为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突出椎间盘共114个,其中L3~4椎间盘5个,L4~5椎间盘87个,L5~S1椎间盘22个,患者皆有明显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在0.23 T开放式MR仪配合iPath 200光学追踪系统的导引下,自棘突旁经小关节内缘入路进针至椎间盘局限性后外侧突出处,再继续进针至中心髓核处.于椎间盘中心行椎间盘切割后注入60μg/ml O2-O3混合气体6 ml;后退针至椎间盘后外侧突出部分,对此部位进行重点切割并注入60 μg/ml O2-O3混合气体6 ml;继续退针至椎间盘外、侧隐窝内口即受压神经根处,注射镇痛混悬液4 ml、40 μg/ml O2-O3混合气体15 ml.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疗效评价依据改良的Macnab标准,并应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时期有效率的差别.结果 103例患者中,术后3 d时有效率

作者:李成利;柳明;武乐斌;吕玉波;黄杰;宋吉清;包守刚;亓贞力;曹倩倩;于静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 年 4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4 | 下载:149
作者:
李成利;柳明;武乐斌;吕玉波;黄杰;宋吉清;包守刚;亓贞力;曹倩倩;于静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 年 44卷 5期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臭氧 磁共振成像 放射学,介入性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Ozon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adiology,interventional
目的 评价采用开放式低场MR导引,经小关节内缘入路椎间盘切割联合臭氧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经CT、MRI诊断为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突出椎间盘共114个,其中L3~4椎间盘5个,L4~5椎间盘87个,L5~S1椎间盘22个,患者皆有明显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在0.23 T开放式MR仪配合iPath 200光学追踪系统的导引下,自棘突旁经小关节内缘入路进针至椎间盘局限性后外侧突出处,再继续进针至中心髓核处.于椎间盘中心行椎间盘切割后注入60μg/ml O2-O3混合气体6 ml;后退针至椎间盘后外侧突出部分,对此部位进行重点切割并注入60 μg/ml O2-O3混合气体6 ml;继续退针至椎间盘外、侧隐窝内口即受压神经根处,注射镇痛混悬液4 ml、40 μg/ml O2-O3混合气体15 ml.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疗效评价依据改良的Macnab标准,并应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时期有效率的差别.结果 103例患者中,术后3 d时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