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01 | 下载550

目的 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内淋巴囊和前庭导水管MRI信号特征及其与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 搜集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31例共62只内耳的MRI和听力资料.MRI表现分4型:I型的内淋巴囊及前庭导水管裂隙范围内均为低信号区,无高信号区;Ⅱ~Ⅳ型除低信号区外,还可见高信号区;Ⅱ型的高信号区局限于前庭导水管裂隙内;Ⅲ型的高信号区自前庭导水管裂隙向后超出岩骨后缘,但其下界在后半规管下脚平面以上,在平面以下者为Ⅳ型.为避免肉眼观察误差,测量内淋巴囊高信号区、低信号区和前庭的信号强度,并与同层脑脊液信号强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内淋巴囊高信号区与低信号区、前庭之间信号强度的差异,纠正卡方检验,用Spearman分析判断内淋巴囊MRI分型与听力损失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31例共62耳中Ⅰ型10耳(听力下降为中度1耳,重度4耳,极重度5耳);Ⅱ型17耳(听力下降为中度1耳,重度5耳,极重度11耳);Ⅲ型23耳(听力下降为中度3耳,重度5耳,极重度15耳);Ⅳ型12耳(听力下降为轻度1耳,中度1耳,重度3耳,极重度7耳).高信号区与同层脑脊液信号强度的比值为0.95 ±0.12,低信号区为0.49±0.10,前庭为0.99±0.08,高、低信号区分界清楚,信号比值为2.02±0.06.高、低信号区间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966,P<0.05),高信号区

作者:方哲明;娄昕;兰兰;王卉;王秋菊;吴南州;张晓晶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年 4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01 | 下载:550
作者:
方哲明;娄昕;兰兰;王卉;王秋菊;吴南州;张晓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年 46卷 1期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内耳 前庭水管 内淋巴管 听力障碍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ar,inner Vestibular aqueduct Endolymphaticduct Hearing disorders
目的 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内淋巴囊和前庭导水管MRI信号特征及其与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 搜集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31例共62只内耳的MRI和听力资料.MRI表现分4型:I型的内淋巴囊及前庭导水管裂隙范围内均为低信号区,无高信号区;Ⅱ~Ⅳ型除低信号区外,还可见高信号区;Ⅱ型的高信号区局限于前庭导水管裂隙内;Ⅲ型的高信号区自前庭导水管裂隙向后超出岩骨后缘,但其下界在后半规管下脚平面以上,在平面以下者为Ⅳ型.为避免肉眼观察误差,测量内淋巴囊高信号区、低信号区和前庭的信号强度,并与同层脑脊液信号强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内淋巴囊高信号区与低信号区、前庭之间信号强度的差异,纠正卡方检验,用Spearman分析判断内淋巴囊MRI分型与听力损失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31例共62耳中Ⅰ型10耳(听力下降为中度1耳,重度4耳,极重度5耳);Ⅱ型17耳(听力下降为中度1耳,重度5耳,极重度11耳);Ⅲ型23耳(听力下降为中度3耳,重度5耳,极重度15耳);Ⅳ型12耳(听力下降为轻度1耳,中度1耳,重度3耳,极重度7耳).高信号区与同层脑脊液信号强度的比值为0.95 ±0.12,低信号区为0.49±0.10,前庭为0.99±0.08,高、低信号区分界清楚,信号比值为2.02±0.06.高、低信号区间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966,P<0.05),高信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