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73 | 下载633

目的:探讨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HI)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活检或临床确诊为肝脏EHI且行CT和(或)MRI检查的29例患者。27例行上腹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5例行上腹部MR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其中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观察病灶数目、分布、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强化特点等表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肝内病灶数目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27例,共检出病灶108个。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53×109~40.16×109/L,中位数为13.28×109/L。病灶数目与嗜酸性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783,P<0.05)。病灶最大径为3~61 mm,中位最大径34 mm,病灶边界均显示不清晰。病灶主要分布于肝包膜下(43个)或门静脉周围的肝实质(52个)内,少量位于深部肝实质(13个)。肝包膜下病灶多为楔形(28个),门静脉周围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32个),深部肝实质病灶多为不规则形(8个)或类圆形(5个)。CT平扫病灶表现为低、等密度;MRI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T2WI表现为等、高信号,以高信号为主。三期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强化,29例均可见“门静脉穿行征”,12例可见“条带征”,16例可见“晕环征”。结论肝脏EH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作者:郭保亮;欧阳富盛;张斌;董羽颢;连舟洋;罗小宁;李景雷;梁长虹;张水兴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 年 51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73 | 下载:633
作者:
郭保亮;欧阳富盛;张斌;董羽颢;连舟洋;罗小宁;李景雷;梁长虹;张水兴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 年 51卷 2期
标签:
嗜酸粒细胞增多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肝脏浸润 Eosinophilia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epatic infiltration
目的:探讨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HI)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活检或临床确诊为肝脏EHI且行CT和(或)MRI检查的29例患者。27例行上腹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5例行上腹部MR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其中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观察病灶数目、分布、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强化特点等表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肝内病灶数目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27例,共检出病灶108个。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53×109~40.16×109/L,中位数为13.28×109/L。病灶数目与嗜酸性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783,P<0.05)。病灶最大径为3~61 mm,中位最大径34 mm,病灶边界均显示不清晰。病灶主要分布于肝包膜下(43个)或门静脉周围的肝实质(52个)内,少量位于深部肝实质(13个)。肝包膜下病灶多为楔形(28个),门静脉周围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32个),深部肝实质病灶多为不规则形(8个)或类圆形(5个)。CT平扫病灶表现为低、等密度;MRI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T2WI表现为等、高信号,以高信号为主。三期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强化,29例均可见“门静脉穿行征”,12例可见“条带征”,16例可见“晕环征”。结论肝脏EH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