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176

目的 分析Kasabach-Merritt综合征(KMS)血管造影特征并探讨其介入栓塞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在我科被诊断为KM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接受过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术后4周评估其治疗效果,若仍未达治愈标准则可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总结KMS患儿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次数及每次介入术后血小板变化情况.对比分析行介入治疗的KMS患儿与52例普通婴幼儿血管瘤血管造影结果.结果 KMS患儿血管造影通常表现为肿瘤样染色、形态不规整、染色不均、边界不清、染色灶包绕正常动脉主干,供血动脉自正常动脉主干发出,数量众多且非常纤细,其直径与肿瘤大小不成比例;普通婴幼儿血管瘤造影也表现为肿瘤样染色,但通常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染色均匀、分布于正常动脉主干的一侧,供血动脉自正常动脉主干发出,通常为1~4支供血动脉,其直径与肿瘤大小呈比例.KMS患儿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术2.0~4.0次/例,共107.0次,平均(2.9±0.7)次/例.KMS患儿11.0次介入术后血小板仍持续下降,96.0次介入术后血小板稳步上升;治疗后4.0~13.0 d,平均(7.1±2.4)d血小板全部上升至≥100×109/L,此后血小板随病情反复波动.复发时间为术后12.0~69.0 d,平均(45.9±21.8)d.随访6个月至2年,36例患儿术后最终联合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或西

作者:谭小云;张靖;申刚;李海波;刘珍银;张韬;姜华;夏杰军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 年 51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176
作者:
谭小云;张靖;申刚;李海波;刘珍银;张韬;姜华;夏杰军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 年 51卷 11期
标签:
血管瘤 栓塞,治疗性 血管造影术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婴幼儿血管瘤 Hemangioma Embolization therapeutic Angiography Kasabach-Merritt syndrome Infantile hemangioma
目的 分析Kasabach-Merritt综合征(KMS)血管造影特征并探讨其介入栓塞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在我科被诊断为KM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接受过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术后4周评估其治疗效果,若仍未达治愈标准则可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总结KMS患儿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次数及每次介入术后血小板变化情况.对比分析行介入治疗的KMS患儿与52例普通婴幼儿血管瘤血管造影结果.结果 KMS患儿血管造影通常表现为肿瘤样染色、形态不规整、染色不均、边界不清、染色灶包绕正常动脉主干,供血动脉自正常动脉主干发出,数量众多且非常纤细,其直径与肿瘤大小不成比例;普通婴幼儿血管瘤造影也表现为肿瘤样染色,但通常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染色均匀、分布于正常动脉主干的一侧,供血动脉自正常动脉主干发出,通常为1~4支供血动脉,其直径与肿瘤大小呈比例.KMS患儿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术2.0~4.0次/例,共107.0次,平均(2.9±0.7)次/例.KMS患儿11.0次介入术后血小板仍持续下降,96.0次介入术后血小板稳步上升;治疗后4.0~13.0 d,平均(7.1±2.4)d血小板全部上升至≥100×109/L,此后血小板随病情反复波动.复发时间为术后12.0~69.0 d,平均(45.9±21.8)d.随访6个月至2年,36例患儿术后最终联合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