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 | 下载12

目的探讨电磁辐射损伤效应机制中儿茶酚胺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电磁辐射后0、8、24、48 h大鼠血清、海马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的含量变化,并且观察了铝箔全身屏蔽和躯干屏蔽两种防护措施对儿茶酚胺的影响.结果无屏蔽大鼠辐射后血清和海马组织中的儿茶酚胺即刻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8 h有所下降,24h再次上升,48h海马组织NE、DA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血清中NE、DA接近对照组;全身屏蔽辐射后儿茶酚胺含量无明显变化;躯干屏蔽组W/cm2辐射后只有24h时相点明显升高(P<0.05);躯干屏蔽组129W/cm2辐射后儿茶酚胺含量变化趋势与未屏蔽组类似,且其升高幅度接近甚至超过未屏蔽组.结论儿茶酚胺可能参与了电磁辐射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且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效应持续时间长于外周心血管系统.全身屏蔽的防护效果最好,在对电磁辐射采取防护措施中,最首要是重视大脑的防护.

作者:杨学森;索玉兰;张广斌;余争平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2 年 2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 | 下载:12
作者:
杨学森;索玉兰;张广斌;余争平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2 年 20卷 4期
标签:
电磁辐射 儿茶酚胺 卫生防护
目的探讨电磁辐射损伤效应机制中儿茶酚胺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电磁辐射后0、8、24、48 h大鼠血清、海马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的含量变化,并且观察了铝箔全身屏蔽和躯干屏蔽两种防护措施对儿茶酚胺的影响.结果无屏蔽大鼠辐射后血清和海马组织中的儿茶酚胺即刻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8 h有所下降,24h再次上升,48h海马组织NE、DA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血清中NE、DA接近对照组;全身屏蔽辐射后儿茶酚胺含量无明显变化;躯干屏蔽组W/cm2辐射后只有24h时相点明显升高(P<0.05);躯干屏蔽组129W/cm2辐射后儿茶酚胺含量变化趋势与未屏蔽组类似,且其升高幅度接近甚至超过未屏蔽组.结论儿茶酚胺可能参与了电磁辐射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且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效应持续时间长于外周心血管系统.全身屏蔽的防护效果最好,在对电磁辐射采取防护措施中,最首要是重视大脑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