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4 | 下载8

目的研究2 450 MHz(5 mW/cm2)微波(MW)与3种化学诱变剂对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彗星试验体外实验检测淋巴细胞经微波和化学诱变剂单独及联合作用后,不同培养时间(0 h和21 h)的DNA损伤.微波与化学诱变剂联合暴露方式有3种:微波辐射后化学诱变剂染毒、微波与化学诱变剂同时暴露、化学诱变剂染毒后微波辐射.3种化学诱变剂是丝裂霉素C(MMC,DNA交联剂)、博来霉素(BLM,似X线剂)、甲基甲烷磺酸酯(MMS,烷化剂).微波辐射和化学诱变剂暴露时间分别是2 h和3 h.结果微波组培养0 h和21 h,彗星尾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培养21 h后,当MMC浓度为30.00 μmol/L时,MW+MMC组、MW-MMC组和MMC+MW组的尾长分别为(18.00±5.96)、(21.79±11.47)、(22.32±8.10)μm;当MMC浓度为3.00μmol/L时,尾长分别为(8.99±3.75)、(12.40±5.35)、(14.00±5.38)μm,明显高于相应的MMC组[(9.42±3.34)μm和(6.50±2.89)μm],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MW+BLM组和MW+MMS组的DNA损伤与相应的BLM组和MM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 450 MHz(5mW/cm2)微波辐射2 h未观察到明显的人淋巴细胞DNA损伤,但能增强MMC的DNA损伤效应,与BLM和MMS的联合作用不明显.

作者:张美辨;金力奋;何继亮;胡军;郑伟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3 年 2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4 | 下载:8
作者:
张美辨;金力奋;何继亮;胡军;郑伟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3 年 21卷 4期
标签:
微波 彗星试验 DNA损伤 丝裂霉素 博来霉素 甲磺酸甲酯
目的研究2 450 MHz(5 mW/cm2)微波(MW)与3种化学诱变剂对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彗星试验体外实验检测淋巴细胞经微波和化学诱变剂单独及联合作用后,不同培养时间(0 h和21 h)的DNA损伤.微波与化学诱变剂联合暴露方式有3种:微波辐射后化学诱变剂染毒、微波与化学诱变剂同时暴露、化学诱变剂染毒后微波辐射.3种化学诱变剂是丝裂霉素C(MMC,DNA交联剂)、博来霉素(BLM,似X线剂)、甲基甲烷磺酸酯(MMS,烷化剂).微波辐射和化学诱变剂暴露时间分别是2 h和3 h.结果微波组培养0 h和21 h,彗星尾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培养21 h后,当MMC浓度为30.00 μmol/L时,MW+MMC组、MW-MMC组和MMC+MW组的尾长分别为(18.00±5.96)、(21.79±11.47)、(22.32±8.10)μm;当MMC浓度为3.00μmol/L时,尾长分别为(8.99±3.75)、(12.40±5.35)、(14.00±5.38)μm,明显高于相应的MMC组[(9.42±3.34)μm和(6.50±2.89)μm],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MW+BLM组和MW+MMS组的DNA损伤与相应的BLM组和MM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 450 MHz(5mW/cm2)微波辐射2 h未观察到明显的人淋巴细胞DNA损伤,但能增强MMC的DNA损伤效应,与BLM和MMS的联合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