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5 | 下载4

目的观察1.8GHz[比吸收率(SAR)为3W/kg]微波(MW)对4种化学诱变剂[丝裂霉素C(MMC)、博莱霉素(BLM)、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甲基甲烷磺酸酯(MMS)]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彗星试验体外实验分别在暴露后0 h和21h检测1.8 GHz微波、4种化学诱变剂及微波联合4种诱变剂所诱发的人淋巴细胞DNA损伤.所用的指标为尾长(TL)和尾相(TM).微波辐射和化学诱变剂暴露时间分别为2h和3 h.结果微波组所诱发的DNA损伤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分别与MMC和4NQO的联合暴露组所诱发的DNA损伤明显高于相应浓度的MMC组和4NQ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微波对BLM和MMS所诱发DNA损伤的增强效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GHz(SAR为3 W/kg)微波暴露2h并不诱发人淋巴细胞DNA损伤,但能增强MMC、4NQO的DNA损伤效应.

作者:王保红;鲁德强;金力奋;郑伟;楼建林;邓红平;李晴宇;何继亮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5 年 2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5 | 下载:4
作者:
王保红;鲁德强;金力奋;郑伟;楼建林;邓红平;李晴宇;何继亮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5 年 23卷 3期
标签:
微波 彗星试验 DNA损伤 诱变剂
目的观察1.8GHz[比吸收率(SAR)为3W/kg]微波(MW)对4种化学诱变剂[丝裂霉素C(MMC)、博莱霉素(BLM)、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甲基甲烷磺酸酯(MMS)]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彗星试验体外实验分别在暴露后0 h和21h检测1.8 GHz微波、4种化学诱变剂及微波联合4种诱变剂所诱发的人淋巴细胞DNA损伤.所用的指标为尾长(TL)和尾相(TM).微波辐射和化学诱变剂暴露时间分别为2h和3 h.结果微波组所诱发的DNA损伤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分别与MMC和4NQO的联合暴露组所诱发的DNA损伤明显高于相应浓度的MMC组和4NQ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微波对BLM和MMS所诱发DNA损伤的增强效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GHz(SAR为3 W/kg)微波暴露2h并不诱发人淋巴细胞DNA损伤,但能增强MMC、4NQO的DNA损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