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39 | 下载108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门体循环之间侧支血管形成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运用64排螺旋CT和三维血管成像结合电子胃镜检查,观察门体循环之间侧支血管形成. 结果 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32.2%,非老年组为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3,P=0.615);老年组腹水和肝性脑病及慢性血氨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59.6%和38.4%,非老年组分别为48.0%和22.3%,老年组均高于非老年组(x2=4.294、9.866,P=0.038、0.002).老年组侧支循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87.0%比78.3%,x2=4.126,P=0.042);两组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间比较,上消化道出血与腹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1,P=0.185,x2=2.391,P=0.122),但老年组肝性脑病及慢性血氨升高的发生率仍显著高于非老年组(x2 =7.104,P=0.008). 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侧支循环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腹水、肝性脑病及慢性血氨升高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助降低老年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使得腹水的发生率降低,但增加了肝性脑病及慢性血氨升高的发生率.

作者:吴勤;申力军;金波;马雪梅;吴立兵;陈劲频;王艳玲;刘博;孟繁平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3 年 3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39 | 下载:108
作者:
吴勤;申力军;金波;马雪梅;吴立兵;陈劲频;王艳玲;刘博;孟繁平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3 年 32卷 1期
标签:
肝硬化 高血压,门静脉 侧支循环 Liver cirrhosis Hypertension,port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门体循环之间侧支血管形成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运用64排螺旋CT和三维血管成像结合电子胃镜检查,观察门体循环之间侧支血管形成. 结果 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32.2%,非老年组为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3,P=0.615);老年组腹水和肝性脑病及慢性血氨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59.6%和38.4%,非老年组分别为48.0%和22.3%,老年组均高于非老年组(x2=4.294、9.866,P=0.038、0.002).老年组侧支循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87.0%比78.3%,x2=4.126,P=0.042);两组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间比较,上消化道出血与腹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1,P=0.185,x2=2.391,P=0.122),但老年组肝性脑病及慢性血氨升高的发生率仍显著高于非老年组(x2 =7.104,P=0.008). 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侧支循环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腹水、肝性脑病及慢性血氨升高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助降低老年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使得腹水的发生率降低,但增加了肝性脑病及慢性血氨升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