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96

目的 总结血流导向装置(FD)桥接技术治疗颅颈部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0年8月至2019年4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FD桥接技术治疗的颅颈部复杂动脉瘤患者15例(15个动脉瘤).其中5例采用Pipeline FD,10例采用Tubridge FD;7例行计划性桥接,8例行补救性桥接;9例采用由远端向近端桥接,6例采用由近端向远端桥接;11例患者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行预后评估,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14例患者动脉瘤内对比剂滞留,OKM分级A级者7例,B级者7例,C级者1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0例患者获得6~ 30(中位数:12个月)个月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其中7例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3例进一步血栓形成,OKM分级B级1例,C级2例.1例在术后9个月发生载瘤动脉闭塞,其余患者载瘤血管通畅.所有患者获得2~ 30(中位数:12个月)个月临床随访,1例术后9个月新发大面积脑梗死,对侧肢体偏瘫,末次随访mRS为3分,其余14例患者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mRS为0~2分.结论 FD桥接技术治疗颅颈部复杂动脉瘤安全,短期疗效较好.瘤颈极宽的大型、巨大型或梭形动脉瘤可以首先考虑采

作者:李强;吕楠;李嘉楠;赵瑞;周宇;杨鹏飞;方亦斌;黄清海;洪波;许奕;刘建民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 年 35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96
作者:
李强;吕楠;李嘉楠;赵瑞;周宇;杨鹏飞;方亦斌;黄清海;洪波;许奕;刘建民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 年 35卷 9期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桥接技术 治疗结果 Intracranial aneurysm Flow diverter Telescoping technique Treatment outcome
目的 总结血流导向装置(FD)桥接技术治疗颅颈部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0年8月至2019年4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FD桥接技术治疗的颅颈部复杂动脉瘤患者15例(15个动脉瘤).其中5例采用Pipeline FD,10例采用Tubridge FD;7例行计划性桥接,8例行补救性桥接;9例采用由远端向近端桥接,6例采用由近端向远端桥接;11例患者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行预后评估,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14例患者动脉瘤内对比剂滞留,OKM分级A级者7例,B级者7例,C级者1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0例患者获得6~ 30(中位数:12个月)个月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其中7例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3例进一步血栓形成,OKM分级B级1例,C级2例.1例在术后9个月发生载瘤动脉闭塞,其余患者载瘤血管通畅.所有患者获得2~ 30(中位数:12个月)个月临床随访,1例术后9个月新发大面积脑梗死,对侧肢体偏瘫,末次随访mRS为3分,其余14例患者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mRS为0~2分.结论 FD桥接技术治疗颅颈部复杂动脉瘤安全,短期疗效较好.瘤颈极宽的大型、巨大型或梭形动脉瘤可以首先考虑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