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26 | 下载371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消化道黏膜浅表性病变的有效性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观测上海长海医院应用ESD治疗154例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后者发生率较高的出血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完成ESD的145例中,一次性整块切除率100.0%,其中组织学完全治愈性切除率99.3%;9例因术中出血(5例)或穿孔(4例)未能完成ESD.发生术中大量出血6例(6/154,3.9%),少量出血5例(3.2%),术后延迟出血1例(0.6%),消化道穿孔4例(2.6%),消化道狭窄1例(0.6%),以上均经相应治疗后好转,无死亡病例.术后残留1例,经再次ESD治愈.术后8周复查,溃疡愈合率100%;平均随访10.6(8 ~18)个月,无局部复发.ESD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部位(贲门胃底部),病变面积(随着病变面积增大其危险度提高).结论 ESD是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个体化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

作者:侯晓佳;李兆申;施新岗;刘枫;陈洁;杜奕奇

来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年 29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26 | 下载:371
作者:
侯晓佳;李兆申;施新岗;刘枫;陈洁;杜奕奇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年 29卷 10期
标签:
内窥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有效性 出血 危险因素 Endoscopes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fficiency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消化道黏膜浅表性病变的有效性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观测上海长海医院应用ESD治疗154例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后者发生率较高的出血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完成ESD的145例中,一次性整块切除率100.0%,其中组织学完全治愈性切除率99.3%;9例因术中出血(5例)或穿孔(4例)未能完成ESD.发生术中大量出血6例(6/154,3.9%),少量出血5例(3.2%),术后延迟出血1例(0.6%),消化道穿孔4例(2.6%),消化道狭窄1例(0.6%),以上均经相应治疗后好转,无死亡病例.术后残留1例,经再次ESD治愈.术后8周复查,溃疡愈合率100%;平均随访10.6(8 ~18)个月,无局部复发.ESD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部位(贲门胃底部),病变面积(随着病变面积增大其危险度提高).结论 ESD是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个体化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