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13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2017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肝病科24名肝硬化患者(LC组)及同期陪床家属23名(HC组),运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肝硬化患者(LC)和健康人(HC)肠道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合LEfSe分析和NMDS分析,筛选差异标记物,探究肝硬化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影响因素.结果 在门水平上LC和HC肠道细菌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梭菌门(Fus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等6个菌门.其中,厚壁菌门在LC显著降低,拟杆菌门在LC显著升高.LC肠道细菌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显著下降,肝硬化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LEfSe分析表明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酸菌目(Lactobacillales)、芽孢杆菌纲(Bacilli)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在LC组呈现出显著差异,可作为潜在的标记细菌类群.NMDS分析表明LC组中镉与铅元素浓度与肠道细菌丰度呈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肠球菌属、乳酸菌目、芽孢杆菌纲和拟杆菌门作为潜在的标记细菌类群.LC组肠道镉和铅浓度可能与细菌丰度与结构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张磊;吴永娜;张静;陈拓;李汛;刘光琇

来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9 年 3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133
作者:
张磊;吴永娜;张静;陈拓;李汛;刘光琇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9 年 36卷 4期
标签:
肝硬化 肠道细菌 细菌群落结构 影响因素 Cirrhosis Intestinal bacteria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fluencing factor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2017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肝病科24名肝硬化患者(LC组)及同期陪床家属23名(HC组),运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肝硬化患者(LC)和健康人(HC)肠道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合LEfSe分析和NMDS分析,筛选差异标记物,探究肝硬化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影响因素.结果 在门水平上LC和HC肠道细菌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梭菌门(Fus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等6个菌门.其中,厚壁菌门在LC显著降低,拟杆菌门在LC显著升高.LC肠道细菌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显著下降,肝硬化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LEfSe分析表明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酸菌目(Lactobacillales)、芽孢杆菌纲(Bacilli)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在LC组呈现出显著差异,可作为潜在的标记细菌类群.NMDS分析表明LC组中镉与铅元素浓度与肠道细菌丰度呈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肠球菌属、乳酸菌目、芽孢杆菌纲和拟杆菌门作为潜在的标记细菌类群.LC组肠道镉和铅浓度可能与细菌丰度与结构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