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70 | 下载72

目的 观察应用微等离子束对皮肤组织的结构变化及其超微结构变化的作用效应,初步探讨微等离子束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3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40 W、10 kJ,60 W、10 kJ和80 W、10 kJ的微等离子束照射,每只豚鼠背部划分为实验侧和空白对照侧2个等分区域,于作用后即刻、1周后和1个月后分别切取实验侧及空白对照侧皮肤行组织病理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 不同剂量设置作用于豚鼠皮肤即刻变化明显不同,40 W、10 kJ作用时,表皮基本完整,真皮浅层胶原组织可见轻微均质化;60 W、10 kJ作用时,表皮局灶性出现点阵状改变,真皮浅层胶原组织出现点阵化和明显均质化;80 W、10 kJ作用时,表皮完全汽化缺失或者坏死变性,真皮浅中层胶原组织出现大面积均质化.1周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结构逐渐致密,排列有序,1个月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明显增厚,排列致密.透射电镜显示,作用后表皮细胞较完整,细胞间结构正常,但真皮胶原丧失正常结构,细胞结构消失,大量细胞凋亡明显,1个月后仍可见少量细胞凋亡,但胶原结构逐渐恢复.结论 微等离子束对皮肤组织作用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其主要靶组织为真皮胶原组织,可以明显刺激皮肤新生胶原的增生.

作者:樊昕;石翠萍;韩悦;安俞熙;刘丽红;岳丹霞;杨蓉娅

来源: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3 年 1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70 | 下载:72
作者:
樊昕;石翠萍;韩悦;安俞熙;刘丽红;岳丹霞;杨蓉娅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3 年 19卷 3期
标签:
微等离子束 皮肤 透射电镜 Micro-plasma Ski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目的 观察应用微等离子束对皮肤组织的结构变化及其超微结构变化的作用效应,初步探讨微等离子束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3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40 W、10 kJ,60 W、10 kJ和80 W、10 kJ的微等离子束照射,每只豚鼠背部划分为实验侧和空白对照侧2个等分区域,于作用后即刻、1周后和1个月后分别切取实验侧及空白对照侧皮肤行组织病理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 不同剂量设置作用于豚鼠皮肤即刻变化明显不同,40 W、10 kJ作用时,表皮基本完整,真皮浅层胶原组织可见轻微均质化;60 W、10 kJ作用时,表皮局灶性出现点阵状改变,真皮浅层胶原组织出现点阵化和明显均质化;80 W、10 kJ作用时,表皮完全汽化缺失或者坏死变性,真皮浅中层胶原组织出现大面积均质化.1周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结构逐渐致密,排列有序,1个月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明显增厚,排列致密.透射电镜显示,作用后表皮细胞较完整,细胞间结构正常,但真皮胶原丧失正常结构,细胞结构消失,大量细胞凋亡明显,1个月后仍可见少量细胞凋亡,但胶原结构逐渐恢复.结论 微等离子束对皮肤组织作用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其主要靶组织为真皮胶原组织,可以明显刺激皮肤新生胶原的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