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4 | 下载0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EC O )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椐。方法选取2011年2-6月连云港地区医院临床分离的ECO 62株,采用PCR扩增ECO的 gy rA和p arC基因,并作序列分析,检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拓扑异构酶)突变;PCR法检测qnrA、qnrB、qnrS和aac(6′)‐Ib‐cr 4种质粒介导耐药基因,观察分析各种耐药机制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MIC值及敏感性影响,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株ECO中有36株发生 gy rA基因变异,p arC基因突变共42株,所有 gy rA基因的变异均同时发生 p arC基因突变;10株菌检测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扩增阳性,其中 qnrB基因1株、qnrS基因4株、aac(6′)Ib‐cr基因5株,未检测到qnrA基因;共有2株菌检测到膜泵外排机制;所有喹诺酮类耐药菌株均存 gyrA基因突变,其他耐药机制虽然使萘啶酸和环丙沙星的MIC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均在敏感范围以内。结论 ECO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存在多种耐药机制,靶位(拓扑异构酶)突变是引起 ECO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作者:茆海丰;刘洪书;赵勇;营丽娟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年 1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4 | 下载:0
作者:
茆海丰;刘洪书;赵勇;营丽娟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年 15期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耐药机制 Escherichia coli Quinolone Antibiotics Drug resistant mechanism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EC O )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椐。方法选取2011年2-6月连云港地区医院临床分离的ECO 62株,采用PCR扩增ECO的 gy rA和p arC基因,并作序列分析,检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拓扑异构酶)突变;PCR法检测qnrA、qnrB、qnrS和aac(6′)‐Ib‐cr 4种质粒介导耐药基因,观察分析各种耐药机制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MIC值及敏感性影响,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株ECO中有36株发生 gy rA基因变异,p arC基因突变共42株,所有 gy rA基因的变异均同时发生 p arC基因突变;10株菌检测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扩增阳性,其中 qnrB基因1株、qnrS基因4株、aac(6′)Ib‐cr基因5株,未检测到qnrA基因;共有2株菌检测到膜泵外排机制;所有喹诺酮类耐药菌株均存 gyrA基因突变,其他耐药机制虽然使萘啶酸和环丙沙星的MIC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均在敏感范围以内。结论 ECO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存在多种耐药机制,靶位(拓扑异构酶)突变是引起 ECO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