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0

目的:分析医院儿科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其临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医院儿科收治211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211例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3例,感染率34.60%,共检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8株占38.36%,革兰阴性菌32株占43.83%,真菌13株占17.81%;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为13.33%,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其他革兰阴性菌对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为22.22%,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的耐药率最高,达100.00%。结论儿科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较高,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刘素品;刘智;丁朝鹏;段玉龙;刘瑞云;岳慧芳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1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0
作者:
刘素品;刘智;丁朝鹏;段玉龙;刘瑞云;岳慧芳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13期
标签: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Pathogen Drug resistance
目的:分析医院儿科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其临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医院儿科收治211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211例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3例,感染率34.60%,共检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8株占38.36%,革兰阴性菌32株占43.83%,真菌13株占17.81%;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为13.33%,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其他革兰阴性菌对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为22.22%,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的耐药率最高,达100.00%。结论儿科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较高,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