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 | 下载0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2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32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28 d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256例与死亡组6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324例患者共分离得到病原菌3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72.78%;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体质量指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存活组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高于死亡组,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低于死亡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累及脏器数目少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是感染性休克生存的保护因素,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MODS累及脏器数目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乳酸表达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MODS累及脏器数目多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高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作者:陈新龙;王林华;陆洋;许惠芬;陆舒;孙晨靓;黄莉莉;赵宏胜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2 年 32卷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 | 下载:0
作者:
陈新龙;王林华;陆洋;许惠芬;陆舒;孙晨靓;黄莉莉;赵宏胜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2 年 32卷 21期
标签:
感染性休克 病原菌 预后 危险因素 血小板计数 白蛋白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2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32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28 d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256例与死亡组6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324例患者共分离得到病原菌3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72.78%;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体质量指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存活组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高于死亡组,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低于死亡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累及脏器数目少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是感染性休克生存的保护因素,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MODS累及脏器数目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乳酸表达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MODS累及脏器数目多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高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