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54 | 下载233

目的 探讨核素示踪剂的不同注射方法对内乳区前哨淋巴结(IMSLN)显像的影响.方法 13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核素示踪剂注射部位的不同分为单象限注射组(58例)和双象限注射组(79例),单象限注射组患者于乳腺原发肿瘤相关象限的腺体实质内1~2点注射99Tcm-硫胶体,双象限注射组患者将99Tcm-硫胶体注射在乳腺2个不同象限的腺体实质内.比较两组患者IMSLN显像率的差异,同时分析影响IMSLN显像率的因素.结果 双象限注射组患者的IMSLN显像率(70.9%,56/79)显著高于单象限注射组(13.8%,8/58;P <0.001).通过联合术中y探测仪,单象限注射组和双象限注射组均可获得较高的腋窝识别率(98.3%和98.7%,P=0.825).大注射体积(≥0.5 ml/点)和小注射体积(<0.5 ml/点)的IMSLN显像率分别为82.2%和55.9%,大注射体积(≥0.5 ml/点)可以显著提高IMSLN显像率(P=0.011).结论 采用双象限、大体积和超声引导的核素示踪剂注射技术可以显著提高IMSLN显像率,使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微创、有效的评估内乳区淋巴结状态的方法.

作者:邱鹏飞;刘雁冰;赵荣荣;杨国仁;赵桐;陈鹏;王永胜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13 年 35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54 | 下载:233
作者:
邱鹏飞;刘雁冰;赵荣荣;杨国仁;赵桐;陈鹏;王永胜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2013 年 35卷 11期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内乳区前哨淋巴结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Breast neoplasms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 Radionuclide imaging Diagnosis
目的 探讨核素示踪剂的不同注射方法对内乳区前哨淋巴结(IMSLN)显像的影响.方法 13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核素示踪剂注射部位的不同分为单象限注射组(58例)和双象限注射组(79例),单象限注射组患者于乳腺原发肿瘤相关象限的腺体实质内1~2点注射99Tcm-硫胶体,双象限注射组患者将99Tcm-硫胶体注射在乳腺2个不同象限的腺体实质内.比较两组患者IMSLN显像率的差异,同时分析影响IMSLN显像率的因素.结果 双象限注射组患者的IMSLN显像率(70.9%,56/79)显著高于单象限注射组(13.8%,8/58;P <0.001).通过联合术中y探测仪,单象限注射组和双象限注射组均可获得较高的腋窝识别率(98.3%和98.7%,P=0.825).大注射体积(≥0.5 ml/点)和小注射体积(<0.5 ml/点)的IMSLN显像率分别为82.2%和55.9%,大注射体积(≥0.5 ml/点)可以显著提高IMSLN显像率(P=0.011).结论 采用双象限、大体积和超声引导的核素示踪剂注射技术可以显著提高IMSLN显像率,使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微创、有效的评估内乳区淋巴结状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