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1 | 下载38

目的 分析心源性休克患者阴离子间隙(Ag)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 从MIMIC-III数据库V1.4版中提取数据,共筛选出心源性休克患者763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阴离子间隙水平与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同时进行趋势性检验.结果 共纳入763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其中男316例,女447例;平均年龄(70.5±14.0)岁.心源性休克住院患者全因死亡率33.6%.在阴离子间隙升高的患者中,全因死亡率达38.3%.将阴离子间隙以连续性变量纳入到多因素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阴离子间隙与患者住院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RR=1.057,95%CI:1.011~1.105,P=0.015).阴离子间隙每升高1?mmol/L,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风险提高约6%.将阴离子间隙分为AG?T1组(Ag<16?mmol/L)、AG?T2组(Ag≤16?mmol/L且<20?mmol/L)、AG?T3组(Ag≥20?mmol/L),作为分类变量纳入到多因素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AG?T3组患者死亡率是AG?T1组的1.8倍(RR=1.787,95%CI:1.063~3.004,P=0.029).AG?T2组与AG?T1组相比,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离子间隙是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阴离子间隙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更高,对阴离子间隙的检测、评估,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作出干预.

作者:朱靖帅;刘恩倩;曾春来;韦铁民

来源:浙江临床医学 2022 年 24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1 | 下载:38
作者:
朱靖帅;刘恩倩;曾春来;韦铁民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2022 年 24卷 1期
标签:
阴离子间隙;心源性休克;全因死亡率
目的 分析心源性休克患者阴离子间隙(Ag)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 从MIMIC-III数据库V1.4版中提取数据,共筛选出心源性休克患者763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阴离子间隙水平与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同时进行趋势性检验.结果 共纳入763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其中男316例,女447例;平均年龄(70.5±14.0)岁.心源性休克住院患者全因死亡率33.6%.在阴离子间隙升高的患者中,全因死亡率达38.3%.将阴离子间隙以连续性变量纳入到多因素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阴离子间隙与患者住院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RR=1.057,95%CI:1.011~1.105,P=0.015).阴离子间隙每升高1?mmol/L,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风险提高约6%.将阴离子间隙分为AG?T1组(Ag<16?mmol/L)、AG?T2组(Ag≤16?mmol/L且<20?mmol/L)、AG?T3组(Ag≥20?mmol/L),作为分类变量纳入到多因素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AG?T3组患者死亡率是AG?T1组的1.8倍(RR=1.787,95%CI:1.063~3.004,P=0.029).AG?T2组与AG?T1组相比,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离子间隙是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阴离子间隙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更高,对阴离子间隙的检测、评估,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作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