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7 | 下载43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伴不同gH基因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留取2013年7月至2019年2月住院的新诊断ITP且HCMV DNA检测阳性的儿童尿液,作gH分型,根据gH分型将患儿分为gH1组和gH2组.收集临床资料和至少3个月的随访资料.采用字2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分析gH基因型分布与ITP临床表现、预后的差异.结果 共入组41例新诊断ITP伴HCMV感染患儿.其中gH1型26例(63.4%),gH2型15例(36.6%).男女比例1.9:1,两组男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26比12/15,P>0.05).gH1组月龄3.5(0,15)个月,和gH2组[月龄4.0(0,15)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1比例在先天性感染组(5/6)、围生期感染组(7/10)和生后感染组(14/25)中均高于gH2型,但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内gH2组血小板完全恢复率(25/26)较gH1组(10/15)低(P<0.05).结论 ITP患儿伴HCMV感染的糖蛋白基因型以gH1型多见,ITP伴gH2型HCMV感染发展为持续性ITP可能性较大.

作者:张小同;陈露燕

来源:浙江医学 2019 年 41卷 1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7 | 下载:43
作者:
张小同;陈露燕
来源:
浙江医学 2019 年 41卷 18期
标签:
巨细胞病毒感染 包膜糖蛋白 血小板减少症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伴不同gH基因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留取2013年7月至2019年2月住院的新诊断ITP且HCMV DNA检测阳性的儿童尿液,作gH分型,根据gH分型将患儿分为gH1组和gH2组.收集临床资料和至少3个月的随访资料.采用字2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分析gH基因型分布与ITP临床表现、预后的差异.结果 共入组41例新诊断ITP伴HCMV感染患儿.其中gH1型26例(63.4%),gH2型15例(36.6%).男女比例1.9:1,两组男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26比12/15,P>0.05).gH1组月龄3.5(0,15)个月,和gH2组[月龄4.0(0,15)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1比例在先天性感染组(5/6)、围生期感染组(7/10)和生后感染组(14/25)中均高于gH2型,但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内gH2组血小板完全恢复率(25/26)较gH1组(10/15)低(P<0.05).结论 ITP患儿伴HCMV感染的糖蛋白基因型以gH1型多见,ITP伴gH2型HCMV感染发展为持续性ITP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