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2 | 下载80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在介入治疗婴幼儿粗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中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5月,应用对称膜部VSD封堵器对5例婴幼儿粗大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男1例,女4例,年龄5个月~3岁,体重5.1~15.0 kg,体表面积(BSA)0.37~0.58 m2.动脉导管呈类似管型,内径5.7~8.5 mm,肺血管阻力4.8~5.7 Wood单位,体循环血量比(Qp/Qs)为3.4~4.6.术后3例患儿接受波生坦治疗.结果 5例患儿全部封堵成功,术后4~5天出院.其中1例患儿选用膜部VSD封堵器,其余4例选用肌部VSD封堵器.5例患儿多汗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增加明显.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封堵器位置固定、无残余分流,无左肺动脉及降主动脉狭窄;根据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访6个月以上的患儿肺动脉压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对于合并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粗大PDA,由于导管粗大及弓降部内径限制,应用VSD封堵器封闭动脉导管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但需更大样本量的病例和长期随访积累.

作者:泮思林;邢泉生;孙慧文;侯可峰;王葵亮;任悦义;张蓓

来源: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0 年 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2 | 下载:80
作者:
泮思林;邢泉生;孙慧文;侯可峰;王葵亮;任悦义;张蓓
来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0 年 7卷 2期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婴儿 儿童 介入治疗 Ductus arteriosus,patent Heart septal defects,ventricular Occluder Infant Chil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在介入治疗婴幼儿粗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中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5月,应用对称膜部VSD封堵器对5例婴幼儿粗大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男1例,女4例,年龄5个月~3岁,体重5.1~15.0 kg,体表面积(BSA)0.37~0.58 m2.动脉导管呈类似管型,内径5.7~8.5 mm,肺血管阻力4.8~5.7 Wood单位,体循环血量比(Qp/Qs)为3.4~4.6.术后3例患儿接受波生坦治疗.结果 5例患儿全部封堵成功,术后4~5天出院.其中1例患儿选用膜部VSD封堵器,其余4例选用肌部VSD封堵器.5例患儿多汗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增加明显.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封堵器位置固定、无残余分流,无左肺动脉及降主动脉狭窄;根据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访6个月以上的患儿肺动脉压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对于合并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粗大PDA,由于导管粗大及弓降部内径限制,应用VSD封堵器封闭动脉导管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但需更大样本量的病例和长期随访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