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3 | 下载0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截短C基因和前S1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抗原性分析. 方法: PCR扩增获得截短C基因片段和前S1基因,双酶切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转化E.coli DH5α,酶切鉴定得阳性重组质粒pET28a并测序;然后转化E.coli BL21,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薄层扫描分析表达蛋白组成;可溶性分析后用Ni2+-NTA凝胶亲和层析柱纯化、透析并浓缩融合蛋白,Western Blot分析特异性和抗原性. 结果: 成功构建了HBV 截短C基因和前S1基因融合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Ct-preS1,目的基因可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Ni2+-NTA 纯化可获得目的蛋白,纯化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结论: HBV截短HBcAg和preS1抗原融合蛋白可高效表达并得到纯化,为研究新型乙肝疫苗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兴斌;尹文;韦三华;雷迎峰;吕欣;孙梦宁;杨敬;徐志凯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 年 2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3 | 下载:0
作者:
胡兴斌;尹文;韦三华;雷迎峰;吕欣;孙梦宁;杨敬;徐志凯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 年 27卷 1期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疫苗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截短C基因和前S1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抗原性分析. 方法: PCR扩增获得截短C基因片段和前S1基因,双酶切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转化E.coli DH5α,酶切鉴定得阳性重组质粒pET28a并测序;然后转化E.coli BL21,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薄层扫描分析表达蛋白组成;可溶性分析后用Ni2+-NTA凝胶亲和层析柱纯化、透析并浓缩融合蛋白,Western Blot分析特异性和抗原性. 结果: 成功构建了HBV 截短C基因和前S1基因融合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Ct-preS1,目的基因可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Ni2+-NTA 纯化可获得目的蛋白,纯化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结论: HBV截短HBcAg和preS1抗原融合蛋白可高效表达并得到纯化,为研究新型乙肝疫苗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