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5 | 下载89

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结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QF-PCR)在自然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孕妇年龄及胚胎性别与各种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335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应用CMA结合QF-PCR技术对其流产胚胎绒毛组织进行检测.根据CMA结果分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组、致病性微缺失/微重复组(致病性CNVs组)、不明确微缺失/重复组(VOUS组)、未见异常组,比较各组孕妇年龄、胚胎性别差异.结果 在335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胚胎绒毛组织中,取材合格302例,QF-PCR检出母体组织污染7例,实际CMA检测295例.CMA检测异常和/或存在不明确片段的有199例,占67.46%(199/29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共165例,占总异常的82.91%,以非整倍体异常为主,尤以性染色体单体及16-三体多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组与未见异常组的孕妇年龄(Z=-2.638)、胚胎性别(χ2=4.5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染色体数目异常组与VOUS组胚胎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5).结论 女性胚胎更容易发生染色体数目异常.孕妇年龄与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应用CMA结合QF-PCR技术对自然流产患者胚胎绒毛组织进行检测,能提

作者:袁思敏;徐霞;廖灿;李茹;张永玲;梁铮

来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 年 31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5 | 下载:89
作者:
袁思敏;徐霞;廖灿;李茹;张永玲;梁铮
来源: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 年 31卷 9期
标签:
自然流产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结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QF-PCR)在自然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孕妇年龄及胚胎性别与各种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335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应用CMA结合QF-PCR技术对其流产胚胎绒毛组织进行检测.根据CMA结果分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组、致病性微缺失/微重复组(致病性CNVs组)、不明确微缺失/重复组(VOUS组)、未见异常组,比较各组孕妇年龄、胚胎性别差异.结果 在335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胚胎绒毛组织中,取材合格302例,QF-PCR检出母体组织污染7例,实际CMA检测295例.CMA检测异常和/或存在不明确片段的有199例,占67.46%(199/29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共165例,占总异常的82.91%,以非整倍体异常为主,尤以性染色体单体及16-三体多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组与未见异常组的孕妇年龄(Z=-2.638)、胚胎性别(χ2=4.5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染色体数目异常组与VOUS组胚胎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5).结论 女性胚胎更容易发生染色体数目异常.孕妇年龄与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应用CMA结合QF-PCR技术对自然流产患者胚胎绒毛组织进行检测,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