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8 | 下载39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 G T T)两项血糖值升高初产妇的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前检查和妊娠中期O G T T升高的单胎头位初产妇679例为病例组,根据OGT T空腹、服糖后1h和2h血糖异常时点分为:妊娠期糖尿病(GDM)Ⅰ组(空腹及服糖后1h或2h血糖升高)142例和GDMⅡ组(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1h和2h血糖均升高)537例,同期随机选取753例孕中期OGTT正常的初产妇为对照组[正常糖耐量(NGT)组],对其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产妇的年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妊娠中期糖化血红蛋白和孕晚期糖化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92、38.21、31.77、118.95,P<0.01).三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及剖宫产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74、13.87、9.89,P<0.05);调整母亲的年龄、孕前BM I因素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GDMⅠ组是NGT组的1.93倍(95%CI:1.09~3.39),P<0.05,早产发生风险GDMⅠ组、GDMⅡ组分别是NGT组的2.23倍(95%CI:1.05~4.72)、2.19倍(95%CI:1.25~3.84),P<0.05.三组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F=7.18)及巨大儿(χ2=13.37)、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7分(χ2=12.12)、新生儿低血糖(χ2=14.17)、入住

作者:王晓艳;周梦林;陈丹青

来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 年 32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8 | 下载:39
作者:
王晓艳;周梦林;陈丹青
来源: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 年 32卷 7期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试验 围产结局 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 G T T)两项血糖值升高初产妇的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前检查和妊娠中期O G T T升高的单胎头位初产妇679例为病例组,根据OGT T空腹、服糖后1h和2h血糖异常时点分为:妊娠期糖尿病(GDM)Ⅰ组(空腹及服糖后1h或2h血糖升高)142例和GDMⅡ组(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1h和2h血糖均升高)537例,同期随机选取753例孕中期OGTT正常的初产妇为对照组[正常糖耐量(NGT)组],对其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产妇的年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妊娠中期糖化血红蛋白和孕晚期糖化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92、38.21、31.77、118.95,P<0.01).三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及剖宫产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74、13.87、9.89,P<0.05);调整母亲的年龄、孕前BM I因素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GDMⅠ组是NGT组的1.93倍(95%CI:1.09~3.39),P<0.05,早产发生风险GDMⅠ组、GDMⅡ组分别是NGT组的2.23倍(95%CI:1.05~4.72)、2.19倍(95%CI:1.25~3.84),P<0.05.三组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F=7.18)及巨大儿(χ2=13.37)、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7分(χ2=12.12)、新生儿低血糖(χ2=14.17)、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