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9 | 下载36

【目的】探讨院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与病原菌感染特征及相关预防对策,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1月本院ICU进行机械通气≥48 h患者117例临床资料,其中诊断符合 VAP的患者53例,未发生 VAP 64例,对53例 VAP患者的高危因素与病原菌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 VAP 患者的气道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病原菌72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44%(50/7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常见菌(32.0%),其次为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鲍曼不动杆菌药敏显示多药耐药特征,合并真菌感染率较高,占11.32%(6/53)。患者的年龄、长时间机械通气、使用镇静剂、APACHEⅡ评分等与 VAP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皮质激素不是 VAP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对这类因素应尽量控制,以降低 VAP的发生率、病死率。

作者:李超梁

来源:医学临床研究 2014 年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9 | 下载:36
作者:
李超梁
来源: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年 5期
标签:
肺炎,呼吸机相关性 危险因素 感染 Pneumonia,Ventilator-Associated Risk Factors Infection
【目的】探讨院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与病原菌感染特征及相关预防对策,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1月本院ICU进行机械通气≥48 h患者117例临床资料,其中诊断符合 VAP的患者53例,未发生 VAP 64例,对53例 VAP患者的高危因素与病原菌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 VAP 患者的气道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病原菌72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44%(50/7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常见菌(32.0%),其次为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鲍曼不动杆菌药敏显示多药耐药特征,合并真菌感染率较高,占11.32%(6/53)。患者的年龄、长时间机械通气、使用镇静剂、APACHEⅡ评分等与 VAP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皮质激素不是 VAP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对这类因素应尽量控制,以降低 VAP的发生率、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