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96

目的:分析特发性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特点,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导管射频消融的 RVOT 起源室性心律失常(PVCs/ VT)患者38例,借助三维标测系统于 PVCs/ VT 时建立右室流出道三维构图,分析有效消融靶点的电生理特点。结果所有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三维激动/电压标测显示,最早心室激动点/消融靶点均位于 RVOT 肺动脉瓣附近的电压移行区上(0.5~1.5 mV),即电压移行区与正常电压区的交界处;其中有4例造影及三维图像与 CT 融合证实于肺动脉瓣上标测消融成功,并在肺动脉瓣上可以记录到大于1.5 mV 的电压电位(心肌组织)。结论电压移行区很可能是成功消融特发性 RVOT 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靶点区域;部分于肺动脉瓣上成功消融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束延伸有关。

作者:彭晖;孙志军;张鹤萍;吴永全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年 15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96
作者:
彭晖;孙志军;张鹤萍;吴永全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年 15卷 6期
标签:
右室流出道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肺动脉瓣 导管消融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 Pulmonary valve Catheter ablation
目的:分析特发性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特点,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导管射频消融的 RVOT 起源室性心律失常(PVCs/ VT)患者38例,借助三维标测系统于 PVCs/ VT 时建立右室流出道三维构图,分析有效消融靶点的电生理特点。结果所有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三维激动/电压标测显示,最早心室激动点/消融靶点均位于 RVOT 肺动脉瓣附近的电压移行区上(0.5~1.5 mV),即电压移行区与正常电压区的交界处;其中有4例造影及三维图像与 CT 融合证实于肺动脉瓣上标测消融成功,并在肺动脉瓣上可以记录到大于1.5 mV 的电压电位(心肌组织)。结论电压移行区很可能是成功消融特发性 RVOT 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靶点区域;部分于肺动脉瓣上成功消融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束延伸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