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0 | 下载57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核心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114例AS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家庭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家庭康复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患儿康复过程进行干预,两组患儿均干预6个月.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第3版)(PEP?3)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ATEC、ABC及CA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PEP?3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ASD患儿语言沟通障碍、社会交往及刻板行为等主要核心症状,增强患儿认知理解、情感表达、视觉和动作模仿能力等的发育水平.

作者:赵俊强;张欣欣;卢一;周福军

来源:护理研究 2021 年 35卷 2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0 | 下载:57
作者:
赵俊强;张欣欣;卢一;周福军
来源:
护理研究 2021 年 35卷 23期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虚拟现实技术;家庭康复干预;核心症状;儿童;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核心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114例AS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家庭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家庭康复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患儿康复过程进行干预,两组患儿均干预6个月.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第3版)(PEP?3)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ATEC、ABC及CA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PEP?3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ASD患儿语言沟通障碍、社会交往及刻板行为等主要核心症状,增强患儿认知理解、情感表达、视觉和动作模仿能力等的发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