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0

目的:观察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治疗效应,并从调节性T细胞(Treg)与辅助性T细胞Th 17免疫平衡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UC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法复制UC模型.电针组选取"关元""足三里"连续治疗5d,每天10 min.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大便黏稠度及出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远端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Treg、Th 17细胞水平.结果:电针对UC小鼠具有治疗效应,其疾病活动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得到改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水平下调,CD3+ CD8+ IL 17+ Th 17细胞水平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水平上调,CD3+ CD8+ IL-17+ Th 17细胞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对UC小鼠Treg/Th 17免疫平衡的影响起到治疗UC的作用.

作者:王程玉林;曾琳岚;耿煜;王祥;张何骄子;杨惠;吴巧凤;余曙光

来源:针刺研究 2016 年 4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0
作者:
王程玉林;曾琳岚;耿煜;王祥;张何骄子;杨惠;吴巧凤;余曙光
来源:
针刺研究 2016 年 41卷 1期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电针干预 脾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h 17细胞 Ulcerative colitis Electro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Spleen Regulatory T cells Th 17 cells
目的:观察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治疗效应,并从调节性T细胞(Treg)与辅助性T细胞Th 17免疫平衡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UC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法复制UC模型.电针组选取"关元""足三里"连续治疗5d,每天10 min.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大便黏稠度及出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远端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Treg、Th 17细胞水平.结果:电针对UC小鼠具有治疗效应,其疾病活动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得到改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水平下调,CD3+ CD8+ IL 17+ Th 17细胞水平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水平上调,CD3+ CD8+ IL-17+ Th 17细胞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对UC小鼠Treg/Th 17免疫平衡的影响起到治疗UC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