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8 | 下载0

目的 了解日平均气温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为降低气温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深圳市2013-2017年气象监测数据和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监测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以及对循环系统主要疾病死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以日均气温中位数(24.7℃)为参照,分别计算高温和低温情况下气温每上升或下降1℃时相对危险度.结果 极端高温对于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及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极端低温显著增加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RR=1.603,95 CI%= 1.123~2.288)、≥65岁人群(RR=1.706,95 CI%= 1.080~2.696)和男性人群(RR= 1.800,95CI%=1.163~2.785)循环系统疾病及脑血管疾病(RR=1.985,95 CI%= 1.170~3.434)的死亡风险,但对于女性、<65岁人群循环系统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极端低温可增加深圳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且存在滞后效应;在极端低温期间应加强男性、≥65岁人群和脑血管疾病等敏感人群防寒能力,降低由气温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

作者:练婷玉;付英斌;刘刚;张艳;黄玲凤;徐子茜;黄景晓;曾金妹;梁东梅;尹明娟;倪进东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2021 年 3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8 | 下载:0
作者:
练婷玉;付英斌;刘刚;张艳;黄玲凤;徐子茜;黄景晓;曾金妹;梁东梅;尹明娟;倪进东
来源:
中国公共卫生 2021 年 37卷 2期
标签:
日均气温 循环系统疾病死亡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
目的 了解日平均气温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为降低气温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深圳市2013-2017年气象监测数据和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监测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以及对循环系统主要疾病死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以日均气温中位数(24.7℃)为参照,分别计算高温和低温情况下气温每上升或下降1℃时相对危险度.结果 极端高温对于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及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极端低温显著增加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RR=1.603,95 CI%= 1.123~2.288)、≥65岁人群(RR=1.706,95 CI%= 1.080~2.696)和男性人群(RR= 1.800,95CI%=1.163~2.785)循环系统疾病及脑血管疾病(RR=1.985,95 CI%= 1.170~3.434)的死亡风险,但对于女性、<65岁人群循环系统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极端低温可增加深圳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且存在滞后效应;在极端低温期间应加强男性、≥65岁人群和脑血管疾病等敏感人群防寒能力,降低由气温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