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6 | 下载4

目的构建能在E.coli中高效表达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对已知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进行部分取舍,用PCR技术从弓形虫ZS1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DH5 α,IPTG诱导表达,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及不同程度的浓缩后,进行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从弓形虫ZS1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P30;SDS-PAGE显示蛋白表达带的分子量约为31kD,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1.58%,经1M及2M尿素洗涤后,其纯度分别达63.42%及75.74%;免疫印迹显示,该纯化蛋白能被弓形虫病人阳性血清所识别,而且当浓缩至初始体积的1/3~1/6时,纯化蛋白与DNA免疫鼠血清的反应最强。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P30,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进行了高效表达,经变性、复性后,该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为弓形虫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打下基础。

作者:龚娅;陈晓光;杨培梁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 年 1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6 | 下载:4
作者:
龚娅;陈晓光;杨培梁
来源: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 年 17卷 2期
标签:
弓形虫 P30 蛋白表达
目的构建能在E.coli中高效表达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对已知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进行部分取舍,用PCR技术从弓形虫ZS1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DH5 α,IPTG诱导表达,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及不同程度的浓缩后,进行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从弓形虫ZS1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P30;SDS-PAGE显示蛋白表达带的分子量约为31kD,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1.58%,经1M及2M尿素洗涤后,其纯度分别达63.42%及75.74%;免疫印迹显示,该纯化蛋白能被弓形虫病人阳性血清所识别,而且当浓缩至初始体积的1/3~1/6时,纯化蛋白与DNA免疫鼠血清的反应最强。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P30,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进行了高效表达,经变性、复性后,该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为弓形虫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