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6 | 下载498

目的 分析婴儿痉挛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遗传学检测.方法 分析2014年3月接诊的1例婴儿痉挛症患儿面部特征、体格和智力发育状况.实验室检查采用常规G显带分析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染色体微小改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验证结果,并对其父母染色体中期分裂象进行FISH检测.结果 患儿女,7岁,语言、运动、语言发育严重迟滞,生后4个月出现癫痫发作,临床诊断为“婴儿痉挛症”.体检见消瘦,面容特殊,存在刻板样不自主动作.头颅CT平扫提示“硬膜下积液”.脑电图检查提示:痫样放电频繁;高度失律.患儿及其父母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400条带)均显示为正常核型.SNP微阵列技术检测显示该患儿染色体5q14.3区段微缺失,缺失片段为2.03 Mb,分子核型为arr5q14.3(87 538 430 ~ 89 565 757)× 1,该区段包含MEF2C基因.选择区域特异性RP11-293 L20探针,应用FISH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确认患儿5q14.3区域存在杂合缺失.父母染色体核型正常,无5q14.3区域缺失,无插入突变.结论 患儿染色体5q14.3区段发生缺失为婴儿痉挛症的病因.患儿为新发生的5q14.3微缺失综合征,父母再次生育时,建议选择SNP芯片技术进行产前诊断.

作者:俞冬熠;李朔;姜楠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5 年 53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6 | 下载:498
作者:
俞冬熠;李朔;姜楠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15 年 53卷 2期
标签:
痉挛,婴儿 癫痫 遗传学 核型分析 Spasms,infantile Epilepsy Genetics Karyotyping
目的 分析婴儿痉挛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遗传学检测.方法 分析2014年3月接诊的1例婴儿痉挛症患儿面部特征、体格和智力发育状况.实验室检查采用常规G显带分析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染色体微小改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验证结果,并对其父母染色体中期分裂象进行FISH检测.结果 患儿女,7岁,语言、运动、语言发育严重迟滞,生后4个月出现癫痫发作,临床诊断为“婴儿痉挛症”.体检见消瘦,面容特殊,存在刻板样不自主动作.头颅CT平扫提示“硬膜下积液”.脑电图检查提示:痫样放电频繁;高度失律.患儿及其父母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400条带)均显示为正常核型.SNP微阵列技术检测显示该患儿染色体5q14.3区段微缺失,缺失片段为2.03 Mb,分子核型为arr5q14.3(87 538 430 ~ 89 565 757)× 1,该区段包含MEF2C基因.选择区域特异性RP11-293 L20探针,应用FISH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确认患儿5q14.3区域存在杂合缺失.父母染色体核型正常,无5q14.3区域缺失,无插入突变.结论 患儿染色体5q14.3区段发生缺失为婴儿痉挛症的病因.患儿为新发生的5q14.3微缺失综合征,父母再次生育时,建议选择SNP芯片技术进行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