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5 | 下载500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及椎管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腰椎疾病行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33例及发生椎管内血肿的25例患者资料.33例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平均(58.85±8.76)岁;原始疾病为间盘突出症5例,滑脱9例,椎管狭窄15例,骨折4例.25例发生椎管内血肿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8~77岁,平均(60.96±11.37)岁;原始疾病为间盘突出症18例,滑脱3例,椎管狭窄4例.按患者年龄、性别、原始疾病等进行匹配,从同期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数据库中按3:1比例选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中,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钙离子浓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植入cage,术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浓度与无切口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OR=3.716,P=0.032)、术前血清钙降低(OR< 0.001,P=0.001)、术中出血量增加(OR=1.002,P=0.014)、术后血红蛋白减少(OR=0.923,P=0.018)和术后血小板升高(OR=1.007,P=0.017)是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椎管内血肿形成的患者中,术前总蛋白、白蛋白、血

作者:刘家明;邓辉林;周扬;陈宣银;陈文昭;黄山虎;戴闽;刘志礼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7 年 37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5 | 下载:500
作者:
刘家明;邓辉林;周扬;陈宣银;陈文昭;黄山虎;戴闽;刘志礼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2017 年 37卷 9期
标签:
腰椎 外科伤口感染 血肿 危险因素 Lumbar vertebrae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Hematoma Risk factors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及椎管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腰椎疾病行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33例及发生椎管内血肿的25例患者资料.33例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平均(58.85±8.76)岁;原始疾病为间盘突出症5例,滑脱9例,椎管狭窄15例,骨折4例.25例发生椎管内血肿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8~77岁,平均(60.96±11.37)岁;原始疾病为间盘突出症18例,滑脱3例,椎管狭窄4例.按患者年龄、性别、原始疾病等进行匹配,从同期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数据库中按3:1比例选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中,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钙离子浓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植入cage,术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浓度与无切口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OR=3.716,P=0.032)、术前血清钙降低(OR< 0.001,P=0.001)、术中出血量增加(OR=1.002,P=0.014)、术后血红蛋白减少(OR=0.923,P=0.018)和术后血小板升高(OR=1.007,P=0.017)是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椎管内血肿形成的患者中,术前总蛋白、白蛋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