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26 | 下载340

目的 回顾性分析80岁及以上高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TIA)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抗栓策略的关系. 方法 高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01例,根据房颤后脑卒中/TIA的发生情况和抗栓过程中的出血情况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比较具体抗栓方案. 结果 101例患者中29例患者发生脑卒中/TIA,发生率为28.7%(29/101);卒中前70例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19例接受抗凝治疗、12例未接受抗栓治疗,房颤时程和抗栓方案在脑卒中/TIA与无脑卒中/TIA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差异体现在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比例不同,无脑卒中/TIA组抗凝比例更高(x2=5.778,P=0.016);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于是否发生脑卒中/TIA存在影响(P<0.05);不同抗栓方案对出血事件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08,P=0.7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糖尿病、既往卒中/血栓史外,房颤时程也是房颤后发生脑卒中/TI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51,95%CI:1.129~1.617). 结论 高龄房颤患者抗凝比例偏低,以单药抗血小板治疗为主;抗凝治疗对于房颤后脑卒中/TIA的发生有保护作用,而出血风险无明显增加,故在高龄患者中开展抗凝治疗是合理的;房颤时程是高龄患者血栓风险评估

作者:李晶;石婧;林琴;董娟;赵籥陶;施红;刘德平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 年 36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26 | 下载:340
作者:
李晶;石婧;林琴;董娟;赵籥陶;施红;刘德平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 年 36卷 5期
标签:
心房颤动 卒中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抗凝药 Atrial fibrillation Stroke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Anticoagulants
目的 回顾性分析80岁及以上高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TIA)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抗栓策略的关系. 方法 高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01例,根据房颤后脑卒中/TIA的发生情况和抗栓过程中的出血情况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比较具体抗栓方案. 结果 101例患者中29例患者发生脑卒中/TIA,发生率为28.7%(29/101);卒中前70例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19例接受抗凝治疗、12例未接受抗栓治疗,房颤时程和抗栓方案在脑卒中/TIA与无脑卒中/TIA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差异体现在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比例不同,无脑卒中/TIA组抗凝比例更高(x2=5.778,P=0.016);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于是否发生脑卒中/TIA存在影响(P<0.05);不同抗栓方案对出血事件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08,P=0.7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糖尿病、既往卒中/血栓史外,房颤时程也是房颤后发生脑卒中/TI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51,95%CI:1.129~1.617). 结论 高龄房颤患者抗凝比例偏低,以单药抗血小板治疗为主;抗凝治疗对于房颤后脑卒中/TIA的发生有保护作用,而出血风险无明显增加,故在高龄患者中开展抗凝治疗是合理的;房颤时程是高龄患者血栓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