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9 | 下载54

目的 研究血管外膜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联素对血管内膜损伤后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C57BL/6J野生型小鼠72只完全随机分为A组(仅剪开颈部皮肤后再缝合)、B组(给予颈动脉套管结扎)、C组(剪开颈部皮肤后于颈动脉周围移植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及D组(颈动脉套管结扎同时于颈动脉周围移植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每组18只.手术8周后处死小鼠,取各组小鼠左颈总动脉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颈动脉内膜增生情况并测定内膜增厚程度,以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的比值表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颈动脉组织内脂联素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颈动脉组织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及其磷酸化产物的水平.体外实验将小鼠内皮细胞以5×104个/ml接种于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中,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脂联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重组脂联素100 mg/L)及PI3K抑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重组脂联素100 mg/L和PI3K抑制剂LY29400 250 μg/L),利用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微小RNA(miR-21)模拟物转染小鼠内皮细胞,使其在细胞中呈过表达状态,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内皮细胞的增生情况,比较BrdU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B组小鼠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明显大于

作者:李昌龙;王志坚;周玉杰;马茜;吉庆伟;赵迎新

来源:中国医药 2014 年 9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9 | 下载:54
作者:
李昌龙;王志坚;周玉杰;马茜;吉庆伟;赵迎新
来源:
中国医药 2014 年 9卷 12期
标签:
脂联素 脂肪组织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内皮细胞 Adiponectin Adipose tissue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 pathway Endothelial cells
目的 研究血管外膜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联素对血管内膜损伤后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C57BL/6J野生型小鼠72只完全随机分为A组(仅剪开颈部皮肤后再缝合)、B组(给予颈动脉套管结扎)、C组(剪开颈部皮肤后于颈动脉周围移植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及D组(颈动脉套管结扎同时于颈动脉周围移植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每组18只.手术8周后处死小鼠,取各组小鼠左颈总动脉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颈动脉内膜增生情况并测定内膜增厚程度,以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的比值表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颈动脉组织内脂联素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颈动脉组织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及其磷酸化产物的水平.体外实验将小鼠内皮细胞以5×104个/ml接种于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中,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脂联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重组脂联素100 mg/L)及PI3K抑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重组脂联素100 mg/L和PI3K抑制剂LY29400 250 μg/L),利用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微小RNA(miR-21)模拟物转染小鼠内皮细胞,使其在细胞中呈过表达状态,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内皮细胞的增生情况,比较BrdU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B组小鼠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明显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