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218

目的 总结我中心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经验,探讨CT血管造影局灶性强化特征与壁间血肿转归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9例急性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病例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平均年龄(56±11)岁.患者首先严格控制血压并复查CT,手术指征包括反复疼痛、壁间血肿范围扩大、主动脉周围血肿或主动脉内膜破口.结果 首次CT检查合并原发内膜破损、溃疡样凸出和孤立壁内血池特征的比例分别为76%,55%和55%.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4例单纯接受药物治疗,15例因血肿进展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成功率100%.中位随访28个月,1例单纯药物治疗患者1个月后复查局部夹层形成;另1例单纯药物治疗患者12个月后复查发现胸主动脉瘤形成,均成功接受腔内治疗.首次CT检查合并溃疡样凸出特征患者血肿进展的比例高于不合并溃疡样凸出特征患者(75%比33%,P=0.047).合并原发内膜破损和孤立壁内血池患者血肿进展的比例分别为68%和69%.结论 严格控制血压和及时的手术干预是治疗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有效方法.首次CT检查发现局灶性强化特征尤其是溃疡样凸出的患者血肿进展的比例较高.

作者:李伟浩;杨洋;张韬;李伟;张学民;李清乐;张小明

来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8 年 33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218
作者:
李伟浩;杨洋;张韬;李伟;张学民;李清乐;张小明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8 年 33卷 6期
标签:
主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随访研究 Aortic disease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Follow-up studies
目的 总结我中心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经验,探讨CT血管造影局灶性强化特征与壁间血肿转归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9例急性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病例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平均年龄(56±11)岁.患者首先严格控制血压并复查CT,手术指征包括反复疼痛、壁间血肿范围扩大、主动脉周围血肿或主动脉内膜破口.结果 首次CT检查合并原发内膜破损、溃疡样凸出和孤立壁内血池特征的比例分别为76%,55%和55%.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4例单纯接受药物治疗,15例因血肿进展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成功率100%.中位随访28个月,1例单纯药物治疗患者1个月后复查局部夹层形成;另1例单纯药物治疗患者12个月后复查发现胸主动脉瘤形成,均成功接受腔内治疗.首次CT检查合并溃疡样凸出特征患者血肿进展的比例高于不合并溃疡样凸出特征患者(75%比33%,P=0.047).合并原发内膜破损和孤立壁内血池患者血肿进展的比例分别为68%和69%.结论 严格控制血压和及时的手术干预是治疗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有效方法.首次CT检查发现局灶性强化特征尤其是溃疡样凸出的患者血肿进展的比例较高.